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昇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再狭窄
  • 4篇后再狭窄
  • 3篇术后
  • 3篇术后再狭窄
  • 3篇中西医
  • 2篇心病
  • 2篇中西医综合
  • 2篇中西医综合疗...
  • 2篇综合疗法
  • 2篇冠心病
  • 2篇PCI术
  • 2篇PCI术后
  • 2篇PCI术后再...
  • 1篇电针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支架
  • 1篇预防冠心病
  • 1篇源性
  • 1篇支架内再狭窄
  • 1篇支架术

机构

  • 6篇唐山中医医院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作者

  • 6篇王东昇
  • 5篇高宪玺
  • 3篇张颖
  • 1篇王清贤
  • 1篇刘卫星
  • 1篇任秀英
  • 1篇董艳
  • 1篇陈科
  • 1篇冯伟
  • 1篇姚岚
  • 1篇曹岩
  • 1篇李文青
  • 1篇韩文宝

传媒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PCI术后再狭窄
目的: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014年08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
高宪玺王东昇
关键词:中西医综合疗法PCI术后再狭窄
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PCI术后再狭窄
目的: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
高宪玺王东昇
关键词:中西医综合疗法PCI术后再狭窄
文献传递
自拟心通1号方防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自拟心通1号方预防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预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8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心通1号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通过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评价再狭窄的发生,并对比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结果:PCI术后治疗组6个月再狭窄(ISR)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心通1号方能降低ISR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s-CRP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张颖王东昇高宪玺王清贤
中西医结合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高宪玺张颖郝幼敏王东昇李文青曹岩姚岚韩文宝梁震峰冯伟陈科任秀英
该项目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心通1-3号方联合常规西药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提示,联合用药组治疗6个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且两组在安全性指标检测方面未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中西医结合预防
心通2号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及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心通2号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予以心通2号方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直径、冠脉再狭窄率、ADMA、UA、CRP等水平变换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内血管直径、再狭窄发生率、ADMA及CRP、UA、NO等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2号方可改善血管内皮活性,降低脂类物质沉积率,促进血尿酸及一氧化氮代谢,降低内皮及心肌细胞CRP水平,稳定炎性反应状态,有效控制冠状动脉支架血管直径,降低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临床疗效与西药治疗相似,安全有效、治疗低廉,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并具有重要意义。
王东昇张颖高宪玺王清闲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电针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患者疗效及对膀胱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间收治的DNB患者80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72 h-膀胱日记(72 h-BD)、美国泌尿学会症状指数(AUA-SI)、排尿后残余尿量(PVR)、中医证候评分和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72 h排尿次数和72 h总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单次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UA-SI评分、PVR水平和中医证候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膀胱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尿流速、最大尿流速和逼尿肌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DNB患者症状,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是针对DNB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董艳刘震钢刘媛李花荣于然刘卫星杨秀荣王东昇
关键词:电针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功能尿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