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文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超声B线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超声B线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7例,根据肺超声B线积分分为无肺水肿组(肺水B线<5,n=113)、轻度肺水肿组(5≤肺水B线<15,n=59)、中度肺水肿组(15≤肺水B线<30,n=30)和重度肺水肿组(肺水B线≥30,n=15)。比较4组患者临床资料、心功能及超声指标的差异,以及肺超声B线积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ln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的相关性。结果与无肺水肿组对比,肺水肿组lnNT-proBNP升高(P <0.01),LVEDD增大(P <0.01),LVEF减低(P <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仅在重度肺水肿组较无肺水肿组增加(P <0.05)。在肺水肿各组比较中,LVEF在轻、中、重度肺水肿组中依次减低(P <0.05),而lnNT-proBNP水平依次增高(P <0.05);LVEDD在中度肺水肿组较轻度肺水肿组增加(P <0.05)。肺超声B线积分与In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8、0.395,P <0.01);与LVEF呈负相关(r=-0.0441,P <0.01),其中以lnNT-proBNP相关性最好。结论肺超声B线积分与lnNT-proBNP、LVEDD、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肺超声B线积分可以较准确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水肿。
- 杨静文宋丽萍韩萍张福春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利钠肽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功能情况分为心功能正常组及心功能减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冠脉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和直接PCI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功能衰竭者发病年龄大,女性比例高,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比例高。心功能减低组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ntra-aortic balloonpump,IABP)植入治疗者比例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肾功能不全和心功能降低是导致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越多,年龄大,且未能接受介入检查和治疗患者易发生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降低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明显升高。
- 宋丽萍郭云飞杨静文韩萍周玉杰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肾功能不全住院期间死亡
- 通过血液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通过血液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诊室和家庭血压测量进行血压评价,并进行阻抗心动图(ICG)检测,经过特有的智能高血压分型系统将患者分为四种血液动力学表型,包括高动力型(心率升高)使用β受体阻滞剂、大血管高阻力型(大动脉阻力指数升高)使用钙拮抗剂、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升高)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高容量型(血容量饱和度升高)使用利尿剂。将患者随机分为ICG组(n=50,依据ICG测定的血液动力学表型,针对血压升高的不同机制选药治疗)和对照组(n=50,依据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临床经验进行治疗)。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降幅和达标率。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液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基线用药的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用药种类增加,但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血压:研究结束后ICG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的降幅分别比对照组增大(8.38±27.78)mmHg(P<0.05,1 mmHg=0.133 kPa)和(3.94±18.15)mmHg(P>0.05);ICG组的血压达标率(<140/90 mmHg)高于对照组(66.0%vs.42.0%,P<0.05)。家庭血压:研究结束后ICG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的降幅分别比对照组增大(8.22±21.31)mmHg(P<0.01)和(4.76±13.88)mmHg(P<0.05);ICG组的血压达标率(<135/85 mmHg)高于对照组(70.0%vs.48.0%,P<0.05)。两组不同降压药物使用前后相应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对照组比,ICG组心率、大动脉阻力指数降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结束后,ICG组心率、大动脉阻力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容量饱和度较基线均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0.05),心率、大动脉阻力�
- 肖文琦黄慧贤韩萍宋丽萍杨静文周淋孙宁玲
- 关键词:高血压诊室血压
- 入院高血糖对无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入院时高血糖对无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5月—2008年3月因NSTE-ACS收住CCU的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血糖<7.8 mmol/L组、7.8 mmol/L≤血糖<11.1 mmol/L组和血糖≥11.1 mmol/L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泵衰竭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11.1 mmol/L组、7.8 mmol/L≤血糖<11.1 mmol/L组患者严重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较血糖<7.8 mmol/L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11.1 mmol/L组严重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高于7.8 mmol/L≤血糖<11.1 mmol/L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血糖、肾功能不全、KillipⅢ/Ⅳ级及年龄是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高血糖是NSTE-ACS患者院内临床不良结果的高危因素。
- 韩萍宋丽萍杨静文
- 关键词:高血糖症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探讨HFNC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2例,随机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26例。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前后呼吸循环指标[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 RR)、HR、PaO_2、PaCO_2、氧合指数]、气管插管率、呼吸困难和舒适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循环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循环指标及气管插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的治疗舒适度和耐受性明显优于NPPV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HFNC与NPPV疗效相似,且HFNC具有更好的治疗舒适性和耐受性,是临床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新的呼吸支持方式。
- 杨静文宋丽萍韩萍黄惠贤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
- 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6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出院日,出院后1、3、6个月的NT-ProBNP水平,并跟踪收集186例患者的再入院率,分析NT-ProBNP水平对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从Ⅰ级到Ⅳ级,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经过入院治疗后,在出院当日的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24 h内水平;各组出院后1、3、6个月之间的NT-pro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的再入院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心力衰竭等级分组中,同一时间的入院率随着心力衰竭级别的上升而升高,各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与再入院率呈正相关。结论 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 韩萍杨静文宋丽萍张福春
- 关键词:NT-PROBNP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 定量组织速度显像评价早期的延迟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显像评价早期的延迟PCI再灌注治疗(STEMI发病12~24 h内)对急性心肌梗死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选35例在发病12h-24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的急性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二尖瓣环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Sa、Ea和Aa,并计算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与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的比值Ea/Aa。结果 1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术后3个月比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术后3个月、与术前对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比值(Ea/Aa):术后3个月与术前对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延迟PCI再灌注治疗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定量组织速度显像可以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 宋丽萍杨静文韩萍李梅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定量组织速度显像
- 区域医疗联合体高血压管理平台在社区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互联网+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高血压管理平台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下属区域医疗联合体社区医院,594例新发现或已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门诊就诊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纳入区域医疗联合体高血压远程管理平台管理。干预时间为1年,主要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血压达标率、药物治疗率、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共有575例高血压患者完成1年的随访,干预组291例,对照组284组。在干预1年后,干预组在增强体育锻炼方面及控制体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基线均有显著减低,两组间对比,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减低幅度、血压达标率、药物治疗率方面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药物依从性显著增高(P=0.02)。结论互联网+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高血压管理平台在社区高血压的防控作用优于传统门诊模式。
- 杨静文董建平宋丽萍韩萍赵金韩静周淋石春茹黄慧贤
- 关键词:互联网高血压
- 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疗效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77例非瓣膜病AF患者按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利伐沙班治疗,B组37例,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身体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②不良事件:两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发生出血事件,显著低于B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白细胞计数、尿素氮等水平与治疗前的比较基本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各个指标间比较也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非瓣膜病AF患者用利伐沙班治疗的安全性较高、疗效好。
- 杨静文耿学峰宋丽萍韩萍
- 关键词:利伐沙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安全性疗效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172例,分为西格列汀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8例,通过颈动脉超声评价治疗后12个月平均IMT变化。结果随访12个月后,西格列汀组IMT较基线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西格列汀组IM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西格列汀组降糖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低血糖和体质量增加等不良事件未见增多。结论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降低血糖同时可抑制颈动脉IMT进展。
- 郭云飞卢清玉韩萍张伶徐冬梅杨静文张福春
-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