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使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的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共收集20例因胆管结石行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因嵌顿结石或直径>1.0cm的巨大结石先行单纯胆道镜取石不成功,联合钬激光碎石后再取石。结果对20例患者术中采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共有17例患者的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为85%(17/20),3例因结石位于三级以上胆管,胆道镜及光道纤维不能到达,未完全取净。全组病例均未发生胆道出血、穿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术中使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胆道术中难取性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措施。
- 周军蒋志宏邱道平
- 关键词:胆道镜钬激光胆管结石
- 氧化苦参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纤维化、抗病毒等作用,对放疗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亦有一定提升作用,研究显示氧化苦参碱能一定程度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并可作为辅助抗癌药物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苦参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氧化苦参碱作用下SGC-7901细胞中VEGF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低质量浓度氧化苦参碱(0.5mg/mL)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但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mg/mL以上时,则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强,同时伴有癌细胞内VEGF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体外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能抑制VEG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提示氧化苦参碱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潜在作用。
- 刘益均郑军肖文波周军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保胆取石术后发生胆囊癌变1例报告被引量:8
- 2012年
- 胆囊结石和胆囊癌的密切关系,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并存率为52.2%-96.9%,甚至高达100%,故认为二者可能有因果关系。
- 周军郑军
-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结石
- 丹参酮ⅡA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抗肿瘤...
- 周军
- 关键词:人胆管癌细胞增殖VEGF表达增殖抑制作用VEGF蛋白
- 某院2018年-2019年超长住院患者特征分布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分析某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为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和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全院出院患者108678人次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机中心收集样本的病史资料,将住院日大于等于30天定义为超长住院。对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大于等于30天住院患者1178人次,占比1.08%;住院天数介于30天~665天,其中30天~39天患者数量最多,占比44.40%。超长住院人次中男785人次占66.64%,女393人次占33.36%;入院年龄以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数量最多,占58.40%;其中自费323人次(27.42%),居民医保429人次(36.42%),职工医保426人次(36.16%);住院总费用介于4663.38元~330348.15元,中位数为40552.305元;超长住院出院科室发生率前5位科室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骨科和肿瘤科;疾病分类前5位为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结果;1178例超长住院日患者中非手术患者603人次(51.19%),手术患者575人次(48.81%),其中择期手术431人次,择期手术患者手术次数1~7次,术前等候时间介于1~126天,中位数为8天。患者的性别、入院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超长住院发生相关,P<0.05。结论患者住院日超长严重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医院应加强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的管理,全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病种管理,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医疗联合体,大力推行日间医疗;合理有效的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超长住院情况的发生,实现现有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 杨联周军刘念洲傅展张其伟
- 关键词:住院患者
- 某二甲综合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非医嘱离院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非医嘱离院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住院病案首页查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肝胆胰外科所有非医嘱离院的住院患者,逐一查询完整病案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非医嘱离院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2390例,非医嘱离院患者181例,占比7.57%,年龄(55.31±17.15)岁;住院费用支付方式:居民医保111例(61.33%),职工医保52例(28.73%),自费18例(9.94%);疾病主要诊断前三位:肝恶性肿瘤66例(36.46%),胰腺恶性肿瘤31例(17.13%),胆管恶性肿瘤23例(12.71%)和重症胰腺炎23例(12.71%)。非医嘱离院前三位原因:患者或家属认为治疗无希望或希望不大,放弃治疗59例(32.6%),患者或家属对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信任,要求出院(31.49%),家庭经济能力有限,放弃治疗20例(11.05%);患者的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主要诊断与非医嘱离院发生相关,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非医嘱离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升自身医疗水平,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多方多部门联合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非医嘱离院情况的发生,避免患者因非医嘱离院后导致疾病恶化甚至死亡,降低可能给患者、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的伤害。
- 杨联刘念洲周军贺金刚周士淳
- 关键词:肝胆胰外科
- 丹参酮ⅡA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株,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丹参酮ⅡA对HCCC-9810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RT-PCR法检测细胞中VEGF mRNA的转录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低质量浓度丹参酮ⅡA(0.1 mg/L)对HCCC-981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当质量浓度达到0.25 mg/L以上时,则能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应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强,同时抑制癌细胞内VEGF mRNA的转录和VEGF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丹参酮ⅡA在体外能显著抑制HCCC-9810细胞增殖,并能抑制VEGF基因表达,提示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 周军郑军肖文波刘益军
- 关键词:胆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丹参酮ⅡA治疗消化道肿瘤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12年
- 1丹参酮ⅡA的来源及主要功能丹参酮为丹参根部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是丹参的主要成分之一。按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分为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15种成分,总称为丹参酮。其中丹参酮ⅡA具有天然的抗氧化功能,在临床心血管药力作用表现为抗动脉硬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耗氧量。
- 周军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乙醚提取物心血管药抗氧化功能隐丹参酮心肌耗氧量
- 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残余结石的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患者拔除"T"管后,因嵌顿结石、铸型结石或巨大结石(直径>1.0cm)先行单纯胆道镜取石不成功,联合钬激光碎石后再取石。结果:对38例患者采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经过1~3次碎石、取石治疗,共有35例患者的结石取净,3例因结石位于三级以上胆管,胆道镜及光道纤维不能到达,未完全取净。术后有4例出现发热、轻微腹痛、寒战等胆道感染的表现,3例出现胆道出血,出血量均小于100ml,无胆道穿孔,窦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残余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胆道术后难取性残余结石最有效的补救措施。
- 蒋志宏邱道平周军
- 关键词:胆道镜钬激光胆管残余结石
- 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
- 1996年
- 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单纯体外放射与体外放射加腔内后装放射的配合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体外照射有关问题。体外照射设野一般采用前正中野与两个后斜角野。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加照下颈锁骨上野。放射线以4—8Mev高能X线、^(60)钴γ线为首选。 一、照射技术 体外照射技术常用①固定源皮距技术,其要点是机架角一定要准确,病人体位要固定;②等中心技术,要求机器性能有良好的等中心精度;③旋转技术,因容积计量大,很少使用。目前我院采用固定源皮距技术对食管癌进行体外照射。
- 周军
-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疗法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