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清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表
  • 1篇仪器
  • 1篇仪器维护
  • 1篇玉米
  • 1篇灾害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站
  • 1篇区域自动气象...
  • 1篇自动气象站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玉米
  • 1篇轮作
  • 1篇轮作区
  • 1篇近地表
  • 1篇涝灾
  • 1篇洪涝
  • 1篇洪涝灾害
  • 1篇防雷安全
  • 1篇防御

机构

  • 5篇安阳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5篇杨清
  • 2篇袁志江
  • 1篇肖强
  • 1篇孔海江
  • 1篇张朝辉
  • 1篇吕金岭
  • 1篇孙岩

传媒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小学校防雷安全检查规程
孙岩张朝辉宋素蕊杨清张启绍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要点分析及建议被引量:7
2016年
对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建议,以期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杨清
关键词:仪器维护
安阳市洪涝灾害发生特征及防御措施被引量:2
2009年
历史资料表明,安阳市经常发生旱、涝、洪、风、雹等气象灾害。由于降雨过程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并造成重大损失。研究安阳市洪涝灾害发生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措施,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杨清袁志江李亚男白家惠
关键词: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河南省典型农区近地表大气氨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农田氨挥发是大气颗粒物中铵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城市和农村空气质量有密切影响。对河南省典型农区近地表大气氨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为农田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针对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10个代表性农田区域(小麦-玉米轮作区),利用被动法,开展为期两年的近地表大气氨浓度监测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从时间上(季节性)来看,不同季节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差异较大,其中夏季近地表大气氨平均浓度最高,为12.0μg N·m^(-3),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均值分别为10.8和8.9μg N·m^(-3),冬季最低,均值仅为6.7μg N·m^(-3)。从空间上来看,豫东开封农田区域氨浓度最高,其年平均氨浓度可达14.7μg N·m^(-3),其次为豫北新乡和安阳,其年均大气氨浓度分别为12.5和11.0μg N·m^(-3),再次为豫中郑州和豫北的焦作,其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分别为10.9和10.6μg N·m^(-3),而豫西的洛阳、平顶山、豫南许昌、漯河和黄泛区(周口)的近地表大气氨浓度较低,其数值介于7.9—9.6μg N·m^(-3)之间。从土壤类型来看,不同土壤类型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存在明显不同,其中潮土近地表大气氨浓度最高,为11.0—14.7μg N·m^(-3),褐土和黄褐土区其氨浓度介于9.0—9.6μg N·m^(-3)之间,砂姜黑土和黄棕壤农田区域氨浓度较低,为8.06—8.11μg N·m^(-3)。不同区域的近地表大气氨浓度高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氮肥施用量和土壤pH与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雨量与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几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河南省农田系统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差异较大。【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降低施氮量有助于系统性降低河南省农田区域近地表氨浓度;豫北和豫东农田区是重点关注区域。
吕金岭尤克王小非肖强肖强马进杨清杨清孔海江孔海江
关键词:被动采样
安阳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
2009年
对近年来安阳区域自动站在地方政府决策服务以及防灾减灾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将区域自动站仪器易出现故障给予分类,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区域自动站的运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袁志江杨清李亚男白家惠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