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FURS)术后结石残留的术前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行FURS治疗的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结石残留的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一期FURS术后结石清除成功256例(清石成功组),结石残留27例(结石残留组),结石清除率(SFR)为90.46%。两组结石数量、结石部位、鹿角状结石率、菌尿率、结石累计最大径(CSD)、结石平均CT值、结石所在盏颈平均长度、肾盏横径与结石所在盏颈宽度的最大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鹿角状结石、CSD、结石所在盏颈平均长度、肾盏横径与结石所在盏颈宽度的最大比值是影响FURS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后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FURS术后SF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642、0.816、0.874。结论:鹿角状结石、CSD、结石所在盏颈平均长度、肾盏横径与结石所在盏颈宽度的最大比值是影响FURS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于FURS术后SFR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袁文兵康启源李颖毅罗成朱江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结石清除率影响因素
- 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手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肝管癌姑息性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997年至 2 0 0 3年间 1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经肝管外引流十空肠造瘘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该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黄疸完全消退者 6例 ,基本消退者 5例。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经肝管外引流 +空肠造瘘术是当前临床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较好方法 ,可以缓解症状。
- 闫耀生李颖毅刘毅民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手术
-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应用于合并肾内感染肾结石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应用于合并肾内感染肾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肾内感染的肾结石患者112例,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患者行MPCNL治疗,对照组行SPCNL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手术情况(除冲水量外)及住院时间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冲水量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碎石率:研究组69.14%,对照组82.14%,对照组显著升高,而II期碎石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残留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感染率:对照组12.50%,研究组37.50%,研究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MPCNL,SPCNL的结石清除率更高,而且术中及术后感染率低,更宜用于合并肾内感染的肾结石患者的治疗。
- 赵波李颖毅
- 关键词:经皮肾镜微通道肾结石
- 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钬激光肾盏憩室颈切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钬激光肾盏憩室颈切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钬激光肾盏憩室颈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石取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疼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钬激光肾盏憩室颈切开术可提高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安全性良好。
- 卞少华李颖毅朱江康启源刘双宁刘玮张辉
- 关键词:肾盏憩室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 尿管球囊注水量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膀胱痉挛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阵发性或持续性下腹部胀痛不适、尿管周围漏尿、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为主要表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膀胱痉挛并膀胱内压力增高,使术后出血的风险增加,需通过膀胱区热敷、解痉治疗甚至膀胱镜检查、处理才能缓解。我科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对78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尿管球囊内采用不同注水量,以探讨其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田叶玲李颖毅陈栋张辉
- 关键词:膀胱
- 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最理想的方法。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对69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现就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报道如下。
- 田叶玲白昊李颖毅张辉雷娜
- 关键词:肾结石碎石术手术后并发症
- 可视化穿刺系统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可视化穿刺系统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00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可视化穿刺系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WBC、Scr水平低于对照组,HG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穿刺系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
- 卞少华李颖毅张辉朱江康启源刘双宁刘玮杜乔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
- FEZF1-AS1靶向miR-610对膀胱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EZF1-AS1对膀胱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FEZF1-AS1和miR-610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在膀胱癌细胞中干扰FEZF1-AS1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检测FEZF1-AS1与miR-610的靶向结合,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FEZF1-AS1和miR-610的靶向关系;通过细胞周期实验验证FEZF1-AS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细胞凋亡实验验证FEZF1-AS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裸鼠荷瘤实验验证FEZF1-AS1在体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以上实验推测FEZF1-AS1在膀胱癌中的作用。结果:FEZF1-AS1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miR-610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P <0.01),二者呈负相关(r=-0.572 6,P=0.000 3);shFEZF1-AS1能显著抑制FEZF1-AS1表达并促进miR-610表达(P<0.05),miR-610inhibitor可减弱sh-FEZF1-AS1对miR-610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FEZF1-AS1能明显抑制miR-610表达(P<0.05),miR-610mimic可减弱FEZF1-AS1对miR-610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RIP实验显示FEZF1-AS1能够靶向结合miR-610;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FEZF1-AS1序列上有miR-610的结合位点。sh-FEZF1-AS1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miR-610 inhibitor能显著减弱sh-FEZF1-AS1对T24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凋亡(P<0.05)。结论:FEZF1-AS1可通过靶向miR-610促进膀胱癌细胞T24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作用机制与FEZF1-AS1对miR-610的吸附有关。
- 刘双宁翟晓强李颖毅张辉毕航卞少华李正义
- 关键词:膀胱癌
- 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改进(附260例报告)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改变泌尿外科只结扎精索静脉而保留好动脉的传统治疗模式。评价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局麻,回顾性分析26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26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时未见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6天,随访220例,时间3~12个月,12例复发,复发率为5.5%。无一例发生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医患均乐意接受的创新术式,损伤小、历时短、效果良好。
- 李颖毅苏宝珠张辉朱江杜乔景锁世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 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盂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及UK、TH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盂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及尿激酶(UK)、甲状腺素(T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0例肾盂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OS组)和经皮肾镜取石术组(PNL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24 h与术后24 h各项炎症指标水平,术前24 h及术后第1、2、3、7天UK与TH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L组患者肾积水好转率显著高于O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S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下地及通气时间显著短于O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指标、UK及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项炎症指标及UK水平均明显升高,TH水平明显降低。术后OS组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PNL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PNL组UK水平均高于OS组(P<0.05),而TH水平低于OS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升高UK及降低TH水平,有效清除肾结石。
- 刘双宁李正义李颖毅刘瑞红罗成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炎性反应尿激酶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