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梅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2篇血压
  • 2篇振动反应成像
  • 2篇振动反应成像...
  • 2篇呼吸系
  • 2篇呼吸系统感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系统...
  • 2篇疾病
  • 2篇高血压
  • 2篇成像
  • 2篇成像技术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脑利钠肽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机构

  • 3篇唐山市妇幼保...
  • 3篇唐山市丰南区...

作者

  • 4篇高慧
  • 4篇李雪梅
  • 2篇苏妍
  • 1篇陈永立
  • 1篇李桂荣
  • 1篇杨凤香
  • 1篇韩东玲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在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应用
高慧陈永立杨凤香韩东玲李雪梅苏妍
孕妇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呼吸科医师所面临的难题。孕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母儿的预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有病程长短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并准确判断感染的部位及严重程度非常重要。该课题通过对妊娠早、中、晚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
关键词:
关键词:疾病诊断疾病治疗
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在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VRI)诊断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意义。方法分别对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患者与同孕期正常妊娠孕妇志愿者进行振动反应成像检查,观察二组能量最大值、呼吸曲线观察、动态图像观察、双肺出现同步性、MEF观察、QLD值评价、EVP左右肺呼吸曲线同步性及振幅高度。对后6项指标赋分、检查、统计。结果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组、急性肺炎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能量最大值、曲线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结合临床表现早期治疗。
高慧李桂荣苏妍韩东玲李雪梅
关键词:振动反应成像妊娠期呼吸道感染物理诊断
肼苯哒嗪联合螺内酯治疗产后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脑利钠肽和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肼苯哒嗪联合螺内酯对产后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脑利钠肽(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产后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中接受肼苯哒嗪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肼苯哒嗪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心脏功能、BNP、AngⅡ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6个月内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大小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10 d、3个月、6个月后分别为(257.46±27.64)mm、(223.28±19.67)mm、(220.45±22.41)mm高于对照组(243.24±28.73)mm、(215.63±26.84)mm、(211.23±18.5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NP和An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386.23±47.52)pg/ml和AngⅡ(67.47±15.03)ng/L分别低于对照组BNP(452.13±96.78)pg/ml和AngⅡ(85.25±11.46)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乳腺增生1例、咳嗽4例和6个月内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2例,对照组乳腺增生6例、咳嗽11例和6个月内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9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肼苯哒嗪联合螺内酯能有效改善产后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心脏功能,降低BNP、AngⅡ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学上推广和使用。
李雪梅高慧
关键词:肼苯哒嗪螺内酯血浆脑利钠肽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发生院内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596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生院内感染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53例,将发生院内感染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感染部位体液送检,观察并记录感染部位情况、送检样本中病原菌株数及构成比,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并对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院内感染5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7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64.86%,革兰氏阴性菌占35.14%。发生院内感染主要与年龄较大、卧床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剖宫产、瘢痕子宫、阴道检查史3次以上以及留置导管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生产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发生院内感染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主要以感染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年龄较大、卧床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剖宫产、瘢痕子宫、阴道检查史3次以上以及留置导管等均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
李雪梅高慧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