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2篇眼科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原发性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仿真内窥镜
  • 2篇白内障患者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
  • 1篇眼底

机构

  • 11篇唐山市丰南区...

作者

  • 11篇张国立
  • 3篇毕经香
  • 2篇李敬伟
  • 1篇郭新
  • 1篇张国云
  • 1篇孙玉兰
  • 1篇李秀丽
  • 1篇杜江
  • 1篇浦江
  • 1篇王轶博
  • 1篇郑鑫博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眼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疗效的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对比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不同眼压下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手术的患者160例(共184眼),根据眼压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为持续3 d治疗且眼压仍≥40 mmHg的患者,对照组为可用药物维持眼压<40 mmHg的患者.住院时和术前检测两组视力和眼压,观察组在术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而对照组在术前未注射高渗剂.观察记录两组术中并发症,和术后1 d和3个月的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眼压、视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眼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的疗效(视力、眼压和术中并发症)没有显著影响,但高眼压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眼压者.
张国立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手术疗效
联合眼底照相技术手术治疗V征斜视
李敬伟毕经香郭新张国立杜江李秀丽
研究利用眼底照相技术,观察眼球有无外旋情况,判定常规检查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斜肌功能是否亢进,将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判定为斜肌功能亢进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下斜肌切断术,对...
关键词:
关键词:斜视手术治疗
县区白内障患者防盲手术的流行病学研究
张国立郑柏军张国云孙玉兰毕经香李敬伟
选择经确诊并实施白内障手术患者共200例(232眼),并对其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了解县区白内障患者发病原因构成比、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等分布特点。结论:200例(232只眼)白内障患者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病学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点的临床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临床中关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的特征。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中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明确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55例患儿临床资料以及胸部CT。结果经过临床上胸部CT显示,发现病变位置上单侧患者有38例(69.1%),双侧患者为17例(30.9%);单侧患者中位于中右侧的为19例(34.5%),左侧为19例(34.5%);婴幼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多是以散在斑片影为主,而学龄前儿童多是以斑片状及斑点状实变影为主,学龄儿童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其影像学特征与年龄具有相关性,胸部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
郑柏军张国立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儿童
小量脑出血临床分析与CT诊断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的具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检查的420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经CT检查其出血量依多田氏计算公式估计在20 ml以下者120例小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小量脑出血的患者要在发病后的1 d内进行头颅CT检查,全面、细致、准确的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和CT诊断结果。结果:就小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而言,主要包括高血压、头痛、恶心,以及一些体征变化。就CT诊断结果来看,在这120例患者中,出血部位主要包括壳核、丘脑、顶后叶、外壳区、右枕叶、脑叶等,此外,在出血灶的周围还有一些患者出现了水肿的现象,也有一些患者在侧脑室还存在着受压的问题。结论:为了避免误诊现象的发生,现阶段使用较为普及、有效的头颅CT检查。通过CT检查的结果可以使医护人员更为准确、快速的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郑柏军张国立
关键词:脑出血CT诊断
社区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复明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超声乳化手术已逐步成为白内障治疗的首选术式,具有微创、术中情况好、术后并发症少、疾病康复快等优点〔1〕。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应用已积累了较多经验,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完善,但因该术式精细、复杂,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高,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手术复明情况不佳〔2〕。本文主要探讨社区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手术复明的影响因素。
张国立毕经香郑鑫博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脉冲激光是一种高能量、短脉冲、高频率的激光,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能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微脉冲激光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病人手术风险、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同时还有针对性更强、治疗效果更显著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对于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首先,本文对微脉冲激光的分类、应用和治疗优势进行了介绍。接着,本文对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包括了白内障、糖尿病黄斑水肿、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多个方面。
张国立
关键词:眼科疾病
胃部疾病中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部疾病中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胃部疾病患者30例应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进行检测诊断。结果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诊断胃部疾病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6.15%。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诊断下,对息肉性病灶、溃疡性病灶、以及弥漫浸润性病灶的检出率均与最终诊断结果对比无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诊断各类胃部疾病的临床优势确切,具有阳性检出率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的特点。
郑柏军张国立浦江
关键词:胃部疾病
前房穿刺术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2023年
探析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前房穿刺术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作为时间段,选取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中32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32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B组患者实施前房穿刺术与小梁切除术,对A组患者实施前房穿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并采用人工晶体植入,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研究。结果 开展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视力(LogMAR)、眼压、视盘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角膜内皮计数、中央前房深度(ACD)以及房角开放范围等方面基本相似,无显著差距(P>0.0.5),而经由诊治后均得到显著改善,且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差距显著(P<0.05);A组中产生并发症的患者较少,总占比9.4%,而B组中产生并发症的患者较多,总占比28.1%,差距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实施不同的前房穿刺联合手术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对保护视功能有着良好的作用,但超声如何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与人工晶体植入的共同开展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张国立
关键词:前房穿刺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眼科白内障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小儿白内障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同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在出生后3个月内进行手术的患儿当中,有4例视力水平在0.1~0.4的范围内,12例视力低于数指。手术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儿的视力均低于数指。在并发症方面,有1例患儿出现了后囊膜混浊,1例患儿出现了后发障,4例患儿出现了炎性反应,在进行及时处理后得到恢复,未对治疗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应该掌握正确的手术时机,采用针对性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和后发障的出现,并对已经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处理,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张国立
关键词:白内障眼科手术治疗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