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悦

作品数:10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干旱
  • 3篇降水
  • 2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中部干旱带
  • 2篇生态
  • 2篇宁夏中部干旱...
  • 2篇气候
  • 2篇荒漠
  • 2篇降水指数
  • 2篇干旱带
  • 2篇NDVI
  • 2篇F-1
  • 2篇标准化降水指...
  • 1篇地景
  • 1篇地物
  • 1篇源数据
  • 1篇振荡周期
  • 1篇蒸散
  • 1篇植被指数

机构

  • 10篇宁夏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10篇胡悦
  • 9篇杜灵通
  • 7篇候静
  • 7篇刘可
  • 2篇王磊
  • 1篇谢应忠
  • 1篇张学俭
  • 1篇宋乃平
  • 1篇王新云
  • 1篇杨新国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不同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生态干旱特征及驱动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区植被生态系统对干旱的响应。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定量研究宁夏3个不同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的生态干旱特征,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的生态干旱最弱,中部干旱带最强;生态干旱虽以波动为主,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内在变化趋势,平均干旱强度在最近几年均有减弱的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中部干旱带驱动着宁夏全区的生态干旱状况,3个生态功能区的春旱均决定着其全年生态干旱状态,这一规律与宁夏植被生态格局有关。中部干旱带的生态干旱主要由单一降水因素所驱动,而北部引黄灌区与南部丘陵山区则是多因素复杂驱动,且普遍存在同季降水对生态干旱的影响大于上季降水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抗旱救灾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杜灵通刘可胡悦朱玉果宫菲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
2000-2014年宁夏草地蒸散时空特征及演变规律被引量:19
2018年
蒸散是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的纽带,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变化特征对于区域农牧业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和构建生态屏障意义明显。基于2000-2014年MOD16地表蒸散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宁夏草地近15年的蒸散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规律,并讨论了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4年,宁夏草地蒸散量介于177.51~274.43 mm,平均值为228.03 mm;受降水的年际波动影响,全区草地蒸散量在近15年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不同类型草地的年蒸散量和月蒸散变化动态差异明显;从空间上来看,宁夏草地的多年平均蒸散量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北部最低为135.84 mm,南部最高可达732.12 mm,但波动性不强;近15年,宁夏北部草地的蒸散以下降为主,降幅自北向南递减,中部和南部以上升为主,增幅自北向南递增,但大部分区域的蒸散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变化不显著;未来,全区草地蒸散的正向特征显著,趋势发生反转的草地比例较小;降水量是决定全区草地蒸散空间分布格局和年际波动的主要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局部蒸散的影响不容忽视。
刘可杜灵通杜灵通胡悦候静宫菲
关键词:草地蒸散
基于遥感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宁夏2000-2010年旱情变化特征被引量:37
2015年
为了探讨近10 a来宁夏的旱情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利用MODIS的地表昼夜温度数据计算昼夜温差,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对2000-2010年的逐月干旱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其与气象干旱和农业受旱灾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上来看,宁夏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最高的是中部干旱带,次之是南部丘陵山区,而较少发生干旱的是北部引黄灌区,其中南部六盘山和北部贺兰山林区也很少受干旱影响;在2000-2010年间有3次明显的极端干旱过程,分别是2000、2005和2009年;从旱情变化趋势来看,近10 a来宁夏平均干旱强度在减弱,但极端干旱事件有增强的趋势,且春、夏季显著增强,而秋、冬季显著减弱;宁夏TVDI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年平均TVDI、年最大TVDI与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除年平均TVDI与降水量(P=0.08)和标准化降水指数(P=0.06)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但TVDI与气温关系不大,这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格局及植被类型有关;农业受旱灾面积与年平均TVDI有关,二者相关关系为0.69(P<0.05),而与年内单次极端干旱强度关系不大;从不同季节来看,夏季干旱最容易导致宁夏农业减产,次之是春季和秋季干旱,而冬季干旱几乎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该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制定抗旱救灾和农业生产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杜灵通候静胡悦王新云王磊
关键词:干旱遥感降水
基于SPI指数的宁夏中部干旱带1960—2012年干旱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在1960—2012年间发生中旱以上的干旱事件达到了总干旱次数的30%以上;干旱波动周期的多尺度分解显示,该区域存在着0.5 a尺度的轻旱,1 a尺度的中旱,3 a尺度的重旱和10 a尺度的特旱;平均干旱强度的年际波动周期特征中,有平均超过65%的贡献来自于3.25-4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而平均超过14%的贡献来自于5.78-6.5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总体来看,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趋势处于增强态势,且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还将持续干旱,但不同季节的干旱趋势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胡悦杜灵通候静刘可朱玉果
关键词:干旱标准化降水指数功率谱分析宁夏中部干旱带
近3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DVI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9
2018年
气候变化已明显影响到陆地植被的活动,但在不同生态系统间存在差异,研究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不仅可揭示各生态系统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而且可为我国不同生态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82—2012年GIMMS NDVI3g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30年中国各陆地生态系统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其与气候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中国植被活动显著上升,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ANDVI)的上升幅度为0.0029/10a(P<0.05),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MNDVI)的上升幅度为0.0076/10a(P<0.01);植被活动显著增强的区域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显著下降的区域主要是分布于西北的荒漠生态系统和东北的森林生态系统;尽管ANDVI和MNDVI线性趋势的显著性有所差异,但农田、森林、草地和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的NDVI总体呈非稳定的上升趋势,上升过程中伴随着较大波动,荒漠生态系统的NDVI呈下降趋势,植被退化显著;与线性趋势不同,各生态系统植被活动的残差趋势包含"上升—下降"两个阶段,并相继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发生转折;上述5类生态系统的植被活动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特征,年际周期波动特征(1.9—7.6a)比较显著,而年代际周期(10.7a和22.2a)的显著性相对较差;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在趋强过程中存在2.1—7.1a的年际周期节律;海洋与大气环流的短周期脉动与各生态系统植被活动的周期性节律有着明显关联,ENSO事件和太阳活动是推动植被活动周期性振荡的重要因素。
刘可杜灵通杜灵通胡悦朱玉果胡悦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NDVI振荡周期
近30a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的影响被引量:25
2015年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活动的影响,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利用1982—2013年NOAA-VHP数据,基于Mann-Kendall检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近30 a的辐射亮温增温趋势明显,温度状态指数在1995年前后发生突变,由气候波动期转向持续增暖期;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线性增长趋势显著(P<0.01),上升幅度为0.012/10 a,植被状态指数在1990年前后发生突变,由植被退化转向持续恢复。植被状态指数与温度状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在1995年之前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但1995年之后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是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1995年为气候转向暖干的突变点,二是宁夏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扬黄灌溉开发和生态治理工程,明显地改变了区域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类型。
杜灵通宋乃平王磊候静胡悦
关键词:遥感生态治理
高分一号与Landsat-8影像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应用对比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国产高分一号卫星(GF-1)成像质量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的问题,开展了宽幅多光谱相机(wide field view,WFV)在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成像质量评估研究。从辐射质量、纹理、地类识别精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定量分析了GF-1 WFV和Landsat-8OLI在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成像质量差异。结果表明:GF-1 WFV影像虽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在辐射质量、地类识别效果、纹理信息及植被指数等方面与Landsat-8OLI相比有一定差距;GF-1 WFV影像的信噪比优势明显,对噪声的抑制效果较好;通过与纹理信息的波段组合,可以有效提高GF-1WFV影像的地物识别效果,缩小与Landsat-8OLI在分类精度上的差距;鉴于明显的光谱范围差异,二者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在协同应用的过程中宜分地物类型转换,在西北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农情监测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刘可杜灵通杜灵通胡悦候静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纹理特征归一化植被指数
1982—2012年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7年
基于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NDVI 3g数据,在提取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每年植被物候期的基础上,研究了1982—2012年物候期的时间演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全球气候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物候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1998年之前,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期变化地区间差异较大,而在1998年之后,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生长季结束期整体提前,平均提前0.41 d/a;同时,除萨赫勒以外的各地区植被生长季长度普遍缩短,平均缩短0.88 d/a。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且空间差异明显。在中高纬度地区,气温是限制植被活动的关键因子,温度升高可以促进生长季开始期的提前,而降水增加则会妨碍植被生长;在较低纬度地区,水分是影响植被活动的关键因素,高温造成的水分亏缺会导致植被生长季缩短。从植被物候期对各气候因子响应的时滞性来看,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的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最迅速,对蒸散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对降水的响应不存在时滞差异。
候静杜灵通杜灵通刘可胡悦胡悦杨新国
关键词:物候NDVI
基于多源数据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信息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干旱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每年因旱灾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0~8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灾害,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以干旱造成的农业灾害最为严重,平均每年受灾面积最高可达2200万h...
胡悦
关键词:中部干旱带标准化降水指数
文献传递
基于GF-1数据的西部小城镇绿地景观格局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以2013年9月的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城镇绿地进行专题信息提取,并从景观面积与优势度、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分维数等方面对盐池城镇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F-1遥感影像在盐池城镇绿地分类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分类效果好,其总体分类精度为90.80%,Kappa系数为0.796 1,完全可满足西部小城镇绿地景观信息的提取需求。盐池县的城镇绿地景观格局表现出3方面的特征:城镇绿地景观合理性欠佳,景观类型单一,不同类型的绿地面积差异大;绿地景观整体较破碎,最为突出的是附属绿地,斑块密度达到53.92个·hm^(-2);城区绿地分维数较低,缺乏自然绿地斑块,人为修造严重。
朱玉果杜灵通谢应忠刘可胡悦候静
关键词:PMS面向对象分类西部小城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