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军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缺氧
  • 2篇高原康胶囊
  • 1篇带教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氧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氧饱和度
  • 1篇药检
  • 1篇三步法
  • 1篇内压
  • 1篇醛固酮
  • 1篇缺氧大鼠
  • 1篇缺氧作用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压

机构

  • 4篇西藏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王建军
  • 3篇孙创斌
  • 2篇李素芝
  • 2篇刘国清
  • 1篇黄文超
  • 1篇杨永勤
  • 1篇胡天祥
  • 1篇蒋海军
  • 1篇张珉

传媒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原康胶囊对模拟高原急性缺氧大鼠尿量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15年
目的观察高原康胶囊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对大鼠尿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模拟海拔5000 m的高原低氧环境制备大鼠急性缺氧模型。实验分6组:平原组、高原组、螺内酯组、高原康高、中、低(80、40、20 mg·kg^(-1))3个剂量组,用代谢笼法测各组大鼠24 h内的总尿量,取血测定血浆中AngⅡ和ALD含量。结果高原康胶囊组大鼠尿量均明显增多,血浆中AngⅡ和ALD的含量明显降低,与高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康胶囊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孙创斌刘国清陶朝阳王建军李素芝
关键词:高原康胶囊急性缺氧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藏药学本科生药检实习的“三步法”带教体会与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藏药学专业本科生药检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三步法"的实习带教管理经验,即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3个不同实习阶段的管理要求与方法。
孙创斌王建军张珉胡天祥王巾方
关键词:带教
花虫胶囊抗缺氧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花虫胶囊对高原人体的抗缺氧作用。方法将80名健康战士按体重随机分成花虫胶囊低剂量组、花虫胶囊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20人。分别于给药前、第15天服药后1小时,用血氧饱和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同时抽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4组在给药前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给药15天后,花虫胶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升高血氧饱和度(P<0.005),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P<0.001),两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P<0.005)。结论 花虫胶囊对高原人体具有抗缺氧作用。
刘国清王建军黄文超杨永勤
关键词:抗缺氧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
高原康胶囊对模拟高原缺氧大鼠颅内压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原康胶囊在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对大鼠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大鼠进入模拟海拔5 000m的高原低氧环境。实验分为5组:平原对照组、模拟高原对照组及高原康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缺氧12h后,各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给药1.5h后,用直接插管法测定大鼠颅内压。结果:高原康胶囊可明显降低缺氧大鼠颅内压。结论:高原康胶囊具有降低缺氧大鼠颅内压的作用。
孙创斌陶朝阳王建军蒋海军李素芝
关键词:高原康胶囊缺氧颅内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