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与可行性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与分析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产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在300 ml膀胱容量下尿道内口形成率、膀胱颈旋转角(θ)、尿道膀胱后角(Ar、As)、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Br、Bs)和膀胱颈移动度(Mu)。结果两组在指导下完成Valsalva动作的情况均较好,且超声图像质量较高,可清晰显示静息状态下以及Valsalva动作下盆腔器官的位置、功能等变化。观察组在300 ml膀胱容量下尿道内口形成率、θ、Ar、As、Br、Bs、Mu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尿道内口形成率为86.0%(4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超声运用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能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周文娟陈超王伟伟王林陆月宗浩
- 探析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超声与病理对比情况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采取超声检查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考虑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中选取3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均给予经彩色超声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比较,了解经超声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344例患者中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160例,其中和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的患者有122例,在余下的38例患者当中,有3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为分泌期子宫内膜。超声未提示子宫内膜息肉184例,其中有164例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符。经分析,本组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3.14%、85.91%和81.19%。结论:宫腔内隆起性病变患者应用彩色超声进行检查,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临床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值得应用,而病理活检则是最终明确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关键。
- 王林王伟伟李自清
- 关键词:超声病理
- 超声诊断宫内残留物的价值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经超声诊断宫内残留物价值的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4年1月的92例流产后怀疑宫内有残留物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A组采用经腹超声检查,B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两组检查最终结果为宫内残留物的超声诊断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2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检出率91.30%(84/92),其中A组检出率为82.61%,B组检出率高达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宫内有残留物70例,检出率为76.0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团块84例,检出率91.30%。两组团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以帮助诊断流产后妇女宫内残留物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经腹合并阴道检查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治,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王伟伟许建春陈芳
- 关键词:超声宫内残留物
-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为提高临床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率,分析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在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207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SWE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SD)判断肿块的性质,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弹性模量值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07例患者病理确诊良性病变175个和恶性病变60个。其中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病在SWE成像中主要表现为均一的蓝色,炎性脓肿同样以蓝色为主,但其内部可伴有未着色部位;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以及导管内癌主要表现为杂乱无章的红色,导管内乳头状癌主要表现为蓝色,同时可见红色以及无着色部位。和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结节的弹性最大值以及弹性平均值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弹性最大值和BI-RASD分级相比其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更占优势。结论在乳腺实性肿块诊断中应用SWE技术简单方便,能将病灶的弹性值清晰显示,有助于对病灶内部的硬度及组织特征做出客观及量化判断,为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鉴别依据。
- 周文娟陈超王林王伟伟陆月刘玲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块病理诊断
- 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18~24周孕妇的胎儿颜面部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结果全部胎儿均能获得满意鼻唇部三维图像,9例胎儿唇腭裂畸形,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超声检查率100%。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清晰、直观、准确地显示胎儿的颜面部,大大提高了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
- 吴海燕王莹王伟伟
- 关键词:三维超声胎儿唇腭裂
- 子宫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采用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对子宫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经阴式彩超检查为子宫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患者64例,其中胚囊型32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超声引导下孕囊抽吸术治疗,为联合组,另32例患者采用单纯孕囊抽吸术治疗,为单纯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术前hCG含量及术后切口处血流情况及hCG含量值。结果:联合组切口17例无血流,14例稀疏血流,1例血流较丰富,单纯组22例稀疏血流,6例血流较丰富,4例丰富血流,两组术后子宫切口血液流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液中两组hCG含量均较高,其中单纯组为(425.17±37.12)μg/L,联合组为(432.17±38.63)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91,P=0.2313);术后单纯组为(138.65±29.72)μg/L,联合组为(107.73±16.4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91,P=0.0000)。结论:阴式超声检查是子宫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患者有效的诊断方式,且其治疗的有效手段为MTX联合超声下孕囊抽吸术,可保证剖宫产患者再次妊娠的安全性。
- 王伟伟陈芳王林
- 关键词:超声诊断介入治疗
- 彩超与MRI在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 2023年
- 目的:对比彩超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2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产前胎盘植入的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孕妇均行彩超及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超、MRI两种检查手段对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62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发现43例胎盘植入,19例非胎盘植入。彩超诊断胎盘植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545,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84。MRI各征象中,胎盘内部带状T2WI低信号影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与准确率分别为93.02%、87.10%,高于其他征象;胎盘-肌层交界面消失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为94.74%,高于其他征象。采用彩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6.05%、68.42%、80.65%,MRI为97.67%、89.47%、95.16%。MRI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与准确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彩超检查相比,MRI对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作为产前胎盘植入的有效诊断方法。
- 王伟伟谢抒含蔡红霞
- 关键词:彩超磁共振成像胎盘植入产前诊断
-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疑有宫腔良性病变患者行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TVS-SHG)、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将TVS-SHG、宫腔镜检查、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VS-SHG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病变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并显示出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结论TVS-SHG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宫腔良性病变简便、有效、廉价的方法。
- 谢毅王伟伟许建春
-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宫腔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