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忠山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高邮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肺癌
  • 2篇食管癌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联合
  • 1篇胸内
  • 1篇胸内吻合
  • 1篇胸内吻合口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乳糜
  • 1篇乳糜胸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重复癌
  • 1篇食管中下段
  • 1篇食管中下段癌

机构

  • 6篇高邮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作者

  • 6篇牛忠山
  • 4篇王志刚
  • 3篇吴增强
  • 1篇赵晓菁
  • 1篇罗清泉
  • 1篇姜明
  • 1篇肖帅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左胸切口与右胸腹联合切口治疗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对比左胸切口手术(Sweet术式)与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Ivor-Lewis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效果。方法选取中下段食管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Sweet组(43例)和Ivor-Lewis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食管上切缘阳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wee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Ivor-Lewis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少于Ivor-Lewis组(P﹤0.0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食管切缘阳性以中下段切缘为主,而Ivor-Lewis组以中段切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Swee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高于IvorLewis组(1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1,P﹥0.05)。结论左胸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病灶视野暴露性较好,淋巴结清扫较彻底,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牛忠山
关键词:中下段食管癌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84例行肺叶切除术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术后并发乳糜胸,4例行胸管夹闭法治疗,1例行胸膜粘连剂注入,1例行胸导管膈上低位结扎术。结果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胸管夹闭治疗的方法对乳糜量不大的患者是行之有效的。
牛忠山倪鹰吴增强史卓之王志刚
关键词:肺癌乳糜胸
食管胃重复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①目的探讨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②方法回顾分析食管、胃重复癌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本组9例中,男8例,女1例;平均年龄59.6岁。均经内窥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后,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诊断和术前诊断一致,1例术前漏诊,全组无围术期死亡。④结论食管与胃重复癌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内窥镜检查,而内镜检查、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是首选方法,同期手术应为治疗的首选方式。
倪鹰史卓之吴增强牛忠山王志刚
关键词:食管肿瘤胃肿瘤重复癌漏诊
完全性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12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09年
倪鹰牛忠山赵晓菁罗清泉
关键词:肺癌肺叶切除
胸内吻合口瘘14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我院1998~2008年5月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或带膜支架封堵非手术治疗后,13例吻合口瘘愈合。结论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牛忠山吴增强史卓之倪鹰王志刚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保守治疗
单孔胸腔镜在肺癌根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周围性肺癌患者136例,其中69例采用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为对照组,66例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引流量分别为209.62±204.85 mL和133.56±120.39 mL,少于对照组的286.45±142.16 mL和177.03±122.9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第2天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进行肺癌根除术具有与三孔胸腔镜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创伤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肖帅姜明牛忠山王志刚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