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磊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顺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源性
  • 2篇银杏达莫
  • 2篇源性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治疗
  • 2篇衰竭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态心电图

机构

  • 9篇安顺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徐磊
  • 3篇裴东
  • 2篇王元芬
  • 2篇黄青
  • 2篇詹鹏
  • 1篇张云东
  • 1篇吴亚军
  • 1篇陈燕萍
  • 1篇刘文曲
  • 1篇熊红芳

传媒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贵州医学会心...
  • 1篇贵州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09
  • 5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我院住院病人中选取40例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两周后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心功能测值等以判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20例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均其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徐磊陈燕萍裴东王元芬黄青吴亚军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银杏达莫在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在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NI)中的疗效。方法26例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 及对照组(1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20~30ml 加液静脉输...
徐磊
关键词: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银杏达莫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无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疗效。方法26例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及对照组1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20~30ml加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再梗死0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53.8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用于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的疗效。
徐磊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液正平衡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评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液正平衡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在安顺市人民医院心内科CICU治疗的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体液管理治疗,根据入院后96 h是否存在累积液体正平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液体正平衡组(n=99)与液体负平衡组(n=93)。比较两组患者24、48、72和96 h的液体平衡情况及96 h时累积液体入量和出量,比较两组患者AKI发生率、血肌酐(SCr)变化及AKI恢复患者的比例。采用Pearson检验评价液体平衡量与相关变量间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AKI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 在入院24、48、72和96 h,液体正平衡组液体平衡量均明显高于液体负平衡组(均P<0.001),同时液体正平衡组累计液体输入量明显高于液体负平衡组(t=16.543,P<0.001),影响液体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液体正平衡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液体输入较多,而非液体输出较少。与液体负平衡组比较,液体正平衡组患者AKI 2~3期的发生率更高[51.7%(31/60) vs. 12.5%(7/56), χ2=20.172,P<0.001],肾功能恢复比例更低[28.3%(17/60) vs. 75.0%(42/56), χ2=25.240,P<0.001]。液体正平衡患者的液体平衡量与SCr变化值呈正相关(r=0.432,P=0.005),液体正平衡量与患者肾功能恢复可能性降低密切相关。 结论 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液体正平衡与肾功能严重恶化、肾功能恢复可能性降低密切相关。
詹鹏徐磊杨天和张云东
关键词:体液平衡
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一例报告
冠状动脉肌桥,即较长段的冠状动脉走行于心室壁肌肉内,在心脏收缩期管腔受挤压后,使该段血管的管腔狭窄,及冠状动脉痉挛。该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长期以来检出率较低,近年
徐磊柳梅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肌桥左前降支
文献传递
左室致密化不全研究进展
左室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由于心脏胚胎发育异常而不能致密化导致的心肌疾病。LVNC患者中少数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如左右室流出道梗阻、复杂紫绀...
徐磊
关键词:心肌疾病组织胚胎学
文献传递
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Holter)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捕捉患者黑朦晕厥等症状发作时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21例患者行Holter检查期间有6例出现黑朦、晕厥发作,其中5例患者症状发作时Holter记录发现3.0s以上窦性停搏,1例患者出现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均确定为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结论Holter检查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徐磊裴东刘文曲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源性晕厥
ICU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与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肾功能恶化与长期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顺市人民医院治疗的428例ADHF患者,根据患者ICU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肾功能恶化(WRF)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恶化组(WRF组,n=168)和未发生肾功能恶化组(非WRF组,n=260),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数据和累积生存率,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WRF与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病死率之间关系。结果428例患者中有168例(39.2%)患者发生WRF,WRF组的心血管病死率(19.6%vs.8.1%,P〈0.001)和全因病死率(28.6%vs.15.4%,P〈0.001)显著高于非WRF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年龄、血清BNP水平与全因病死(年龄:HR=1.125,95%CI1.042~1.236,P=0.006:BNP:HR=1.005,95%CI1.002~1.011,P=0.026)、心血管病死(年龄:HR=1.132,95%CI1.036~1.263,P=0.011;BNP:HR:1.008,95%CI1.002—1.035,P=0.030)显著相关。WRF不是心血管病死(HR=2.499,95%CI0.647—10.788,P=0.196)或全因病死(HR=1.373,95%C10.452~4.063,P=0.572)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WRF与ADHF患者心血管病死相关,WRF可以作为判断ADHF患者出院后是否应进行密切跟踪随访的指标。
徐磊裴东詹鹏黄青熊红芳王元芬
关键词:肾功能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静脉入路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经右锁骨下静脉远端入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去枕,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远端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沿钢丝置入血管鞘,沿鞘管置入起搏电极至心房及(或)心室,调整电极位置测试电极达标,制作囊袋,埋藏起搏器。结果13例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6~42个月无电极脱位、头昏、晕厥及阿斯综合征发作等。结论右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入路安置心脏起搏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磊柳梅丽
关键词:右锁骨下静脉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