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微创
  • 2篇结石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诊疗价值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微创化
  • 1篇微创化治疗
  • 1篇微创手术
  • 1篇微创手术治疗
  • 1篇降钙素

机构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3篇王存富
  • 2篇戴璟瑜
  • 2篇鲍兴
  • 2篇彭海峰
  • 2篇张环
  • 2篇都敏
  • 2篇张杰

传媒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寻求对该病治疗更为安全、经济、适用、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  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
王存富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
文献传递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化治疗
2015年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占胆石症的20.1%[1];因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既往开腹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因其手术创伤大,伤口愈合时间长、全身状况恢复速度慢、术后并发症多等诸多缺点,患者大多不愿接受。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术器械的完善,使得微创技术飞速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也因此迈入微创时代。
王存富彭海峰戴璟瑜鲍兴张杰都敏张环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微创化治疗ERCPLCLCBDE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反流性胆管炎中的临床诊疗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CRP)水平在反流性胆管炎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反流性胆管炎的患者资料,患者治疗前均行血培养、胆汁细菌培养检查,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 d血清PCT、CRP及血白细胞(WBC)值;比较各项指标治疗前的检测阳性率的差异以及PCT、CRP和WBC值治疗前后的变化,根据患者感染是否控制分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CRP和WBC治疗后/治疗前比值与感染是否控制的关系。结果:治疗前PCT、CRP、WBC、血培养、胆汁培养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2.5%、87.5%、57.5%、25.0%、100.0%,PCT与CRP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但均明显高于WBC和血培养(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PCT、CPR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血WBC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PCT比值对感染控制的判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24-0.929,P〈0.001),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7.5%,CPR为0.764(95%CI=0.644-0.883,P〈0.001),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0.5%,而WBC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是诊断反流性胆管炎的敏感指标,两者的变化对判断反流性胆管炎患者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杰彭海峰王存富戴璟瑜鲍兴都敏张环
关键词:胆管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