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水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天水市住院患者204例心房纤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2009年
- 目的:通过收集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天水市房颤的流行病学现状,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临床信息调查方法为基础,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9年5月204例住院的临床确诊为房颤的病例资料,探讨天水市住院患者房颤的流行病学现状。结论:高龄人群是房颤的多发人群,年龄≥60岁是房颤的强危险因素,风心病、冠心病、甲亢、高血压等是房颤的可能危险因素,甲亢是房颤患病的典型指标。高龄与高血糖、低血钾水平的群体更易患房颤。
- 王国泰张双明
- 关键词:心房纤颤流行病学
- 天水市305100例住院患者心房纤颤204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收集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房颤的流行病学现状,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临床信息调查方法为基础,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天水市住院患者房颤的流行病学现状。结果:房颤的总发病率为0.669%,不同年龄段对本病的发病有差异性。60岁以上房颤发病率占60.7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本病的发病无统计学意义。既往史、危险因素对房颤的发病有影响,但本次流行病学研究中,冠心病81例,居首位,患病率为0.2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显示,心功能的分级对房颤有影响,房颤患者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房颤的常见原发病中甲亢为房颤的典型指标。结论:高龄人群是房颤的多发人群。年龄≥60岁是房颤的强危险因素,风心病、冠心病、甲亢、高血压等房颤的可能危险因素和房颤的发生有关,甲亢是房颤患病的典型指标。
- 王国泰张双明
- 关键词:心房纤颤流行病学
- 急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探讨其相关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3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积极干预危险因素,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溶栓患者均成功再通。最终存活26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与入院时间、梗塞部位、梗塞面积大小和并发症密切相关。
- 王国泰雒荣生张双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 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目的:探讨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对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 曹宝国刘惠娟马育鹏葛健文王国泰陈亚民伏国庆马小军李建军
-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文献传递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ST-T段改变、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脂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T段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及血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安全性尚可。
- 马育鹏王国泰马琳李一佳李青
- 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左心房内径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Pwd,强化心功能,调节血流动力学参数。
- 李青李文强王国泰马育鹏马琳李一佳董荣彦马乐群
-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阵发性房颤P波离散度
- 顽固性心衰38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的病因、诱因、临床特点、治疗策略。方法:对3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冠心病心衰死亡、2例风心病心衰及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无效外,其余病例心功能均有所缓解。结论:顽固性心衰病因复杂,应积极寻找病因,因病施治,个体化用药,才能提高治疗率。
- 李芸王国泰
- 关键词:顽固性心衰病因临床治疗分析
-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农村和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农村、城市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既往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农村和城市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别;城市居民AMI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血压加脑梗死、高血脂、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农村居民AMI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血压加脑梗死、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城市早期就诊率高于农村。结论农村和城市居民AMI发病平均年龄、临床特点相似,危险因素略有差别。
- 张天明曹宝国王国泰安德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城市农村
- 老年甲亢性心肌病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确诊为甲亢性心脏病的老年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分析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特点及疗效。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病程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右心扩大、右心衰竭等心脏表现突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控制后,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衰等多可恢复,少数患者遗留持续房颤、心脏扩大等。结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缺乏临床特异性。及早发现,避免误诊、漏诊,早期治疗对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国泰雒荣生张双明
- 关键词:甲亢性心肌病老年患者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与中医证候学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指导辨证分型,并探讨其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其BNP水平,观察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同时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BNP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心衰病急性加重期组BNP水平与慢性缓解期BN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衰病慢性缓解期组内比较:阳气亏虚、血瘀饮停组和肾精亏虚、阴阳两虚组分别与心肺气虚、血瘀饮停组和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组BN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肺气虚、血瘀饮停组与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组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气亏虚、血瘀饮停组与肾精亏虚、阴阳两虚组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病急性加重期组内比较:阳虚水泛组、阳虚喘脱组、痰浊壅肺证组BNP水平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水平与心衰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内在联系,其水平高低可为临床辨证施治用药提供一个量化指标。
- 马育鹏王国泰曹宝国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BNP水平中医证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