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联合防周边远视性光学离焦镜片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视觉训练联合防周边远视性光学离焦镜片控制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确诊的近视患者270人(540只眼),随机分为常规组90例(180只眼)、功能组90例(180只眼)和联合组90例(180只眼)。常规组予单焦点球面镜片(框架眼镜)治疗,功能组予防周边远视性光学离焦镜片(框架眼镜)治疗,联合组在功能组的基础上联合视觉训练治疗。每组均观察12个月,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量患者的屈光度和眼轴。结果(1)屈光度: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常规组)=75.168,t_(功能组)=68.062,t_(联合组)=58.309,均P=0.000)。治疗后3组比较,与常规组比较,功能组和联合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功能组)=69.972,t_(联合组)=67.063,均P=0.000)。与功能组比较,联合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50,P=0.000)。(2)眼轴: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常规组)=39.650,t_(功能组)=71.139,t_(联合组)=31.453,均P=0.000)。治疗后3组比较,与常规组比较,功能组和联合组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功能组)=35.242,t_(联合组)=61.671,均P=0.000)。与功能组比较,联合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30,P=0.000)。结论视觉训练联合防周边远视性光学离焦镜片治疗可延缓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屈光度及眼轴的增长速度,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单焦点球面镜片及防周边远视性光学离焦镜片治疗。 吕佳 赵爱华 王彩云 王焕荣 谷春雨 芦凌羽关键词:视觉训练 青少年近视 调节滞后与青少年近视进展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调节滞后与青少年近视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工作中10-12周岁青少年近视患者121例,依据调节功能正常、超前、滞后分组,其中调节正常组23例(46只眼)、超前组36例(72只眼)、滞后组62例(124只眼),通过1年的追踪观察,对比分析每1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变化数据。结果调节滞后与调节正常组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节滞后组更容易导致近视加深;调节滞后与调节超前组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节滞后更容易导致近视加深;调节超前与调节正常组比较, P >0.05,两组有差别,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调节滞后与青少年近视进展具有相关性,调节滞后更容易导致近视加深。 吕佳 王林洪关键词:青少年近视 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10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符合角膜塑形镜配戴标准的患者120例,均以右眼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者分成3组:视觉训练(VT)组40例,角膜塑形镜(Ortho-k)组40例,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OCVT)组40例。观察1年后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及眼轴长度(AL)增长情况。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及AL干预前后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干预1年后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F=5.597,P=0.006)及AL(F=6.354,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重比较后发现,VT组与OCVT组的近视屈光度(P=0.001)及AL(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tho-k组与OCVT组的近视屈光度(P=0.036)及AL(P=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VT组与Ortho-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角膜塑形镜或单纯视觉训练。 吕佳 赵爱华 王彩云 范恩越 王焕荣 韩倩关键词:角膜塑形术 视觉训练 青少年近视 角膜塑形镜对平曲率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前表面平坦曲率(Kf<41.00 D)相对平缓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配镜中心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80例(120眼)纳入研究组, 验配框架眼镜患者76例(120眼)纳入对照组, 按照等效球镜度(SE)将2组又分别分成低度数组(-3.00-0 D)和中度数组(-6.00--3.25 D)。对各组近视增长幅度、眼轴增长幅度、内皮细胞数量、角膜厚度以及角膜点染等情况进行分析。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戴镜6个月、1年和1.5年,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的近视度数增长幅度(低度数组6个月:t=2.314, P=0.023;1年:t=3.215, P=0.002;1.5年:t=4.159, P<0.001。中度数组6个月:t=3.204, P=0.002;1年:t=4.613, P<0.001;1.5年:t=5.160, P<0.001)和眼轴增长幅度(低度数组6个月:t=-2.103, P=0.038;1年:t=-2.129, P=0.037;1.5年:t=-2.398, P=0.020。中度数组6个月:t=-2.094, P=0.039;1年:t=-2.402, P=0.019;1.5年:t=-2.464, P=0.018)均较小。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5年,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角膜厚度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 眼部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角膜曲率相对平缓的患者, 与框架眼镜比较, 角膜塑形镜在控制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方面效果较好,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 韩倩 吕佳 王焕荣关键词:角膜塑形术 曲率 近视 眼轴长度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应用进展 张庆生 肖凤枝 石忠鑫 王林 赵旭峥 吕佳近视性离焦镜片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疗效 2024年 目的:研究近视性离焦镜片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确诊为近视的青少年患者99例(198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分成3组:对照组(配戴单焦点球面镜片)33例(66眼),A组(配戴近视性光学离焦镜片)33例(66眼),B组(配戴近视性光学离焦镜片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33例(66眼)。观察1年后3组患者的近视屈光度及眼轴增长情况。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及眼轴干预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而3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的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前,3组患者年龄、性别、调节功能指标、近视屈光度以及眼轴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初始近视屈光度、调节功能指标及眼轴对本研究无明显影响,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近视屈光度(P=0.047、0.001)和眼轴(P=0.027、0.001)变化量都明显减小,而B组近视屈光度(P=0.038)和眼轴(P=0.046)变化量相对A组更少。3组组间近视屈光度和眼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近视性离焦镜片联合视觉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近视性离焦镜片。 吕佳 王嘉岚 石颂 韩倩 陈静 范恩越关键词: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