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空气污染
  • 1篇铅污染
  • 1篇尾气
  • 1篇污染指数
  • 1篇颗粒物
  • 1篇可吸入颗粒
  • 1篇可吸入颗粒物
  • 1篇空气污染指数
  • 1篇活性炭
  • 1篇机动车尾气
  • 1篇黑色素
  • 1篇废活性炭
  • 1篇废物
  • 1篇废物利用
  • 1篇PM
  • 1篇PM10
  • 1篇PM2.5
  • 1篇EXCEL软...
  • 1篇车尾

机构

  • 6篇宝鸡市环境保...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薛平
  • 3篇刘丽霞
  • 2篇黄战胜
  • 1篇张瑜
  • 1篇强琳

传媒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陕西环境
  • 1篇中国产业
  • 1篇能源与节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宝鸡市机动车尾气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建议对策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分析宝鸡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为宝鸡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宝鸡市机动车保有量和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2009年宝鸡市区NOx大气自动监测数据,对宝鸡市区汽车尾气排放的空气污染、特别是NOx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宝鸡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建议和对策。结果宝鸡市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近年来不断上升,现已经成为宝鸡市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汽车尾气中排放的NOx已超过空气的净化和稀释能力,市区空气污染从煤烟型向综合型开始过渡。结论机动车尾气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宝鸡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和减少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
薛平刘丽霞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空气污染
从胱氨酸生产用废活性炭中提取黑色素及再生
2002年
该文以提取法从胱氨酸生产中产生的废活性炭里提取黑色素,然后再进一步用热水洗和过热水蒸气处理使活性炭得到再生。结果以80℃———90℃的热水洗,再通过115℃的水蒸汽处理,再生炭的吸附容量可以达到商品活性炭的75%左右。可供制糖等其它行业用。该法成本低,并将开发与再生技术相结合,技术经济优势较突出。
薛平刘丽霞
关键词:活性炭黑色素废物利用
宝鸡城区大气中铅污染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评价宝鸡市市区大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污染现状,为宝鸡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宝鸡市区设置7个点位对大气中铅浓度进行了两期调查监测,同时对宝鸡市区域内煤的主要供应种类进行铅含量测定,及煤炭燃烧和汽车燃油对大气中铅尘的贡献量进行预测,结合市区大气中铅浓度的历史数据以及其他城市的铅污染情况,分析宝鸡市大气中铅的时空分布特征,说明宝鸡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成因。结果宝鸡城区大气中铅尘本底值较低,近20年来成倍增长,但近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且冬季城区大气中铅尘浓度明显高于夏季;燃煤对大气铅的污染愈发明显,估计宝鸡燃煤对城区大气中铅尘贡献量大约为5~15μg/m^3,汽车燃油贡献量远低于5μg/m^3,但道路扬尘成为宝鸡市大气铅尘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铅尘浓度分布也受灰霾和宝鸡特殊地形等因素影响。结论大气中铅尘的总体监测结果与细颗粒物有明显相关。因此需要通过控制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来实现对铅尘污染的降低,长远考虑需要逐步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燃煤量,加强管理,减少铅尘排放。
薛平
关键词:铅污染
Excel软件在计算空气污染指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介绍利用EXCEL软件计算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一种方法;方法:介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参数的选取(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指数的分级(Ⅴ级)及其浓度限值(SO2≤2.620mg/m3,NO2≤0.940mg/m3,PM10≤0.600mg/m3)和污染指数API的计算及确定;结论:利用EXCEL软件计算污染指数具有简单性,高效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黄战胜薛平
关键词:EXCEL软件空气污染指数
线性回归法建立城市空气PM_(2.5)预报模型——以宝鸡市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宝鸡市秋冬季节降水量较少的情况下PM2.5的预报模式,对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作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PM2.5浓度与前日PM2.5浓度、气压、温度和风速的相关性较好,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差。采用5因子模型预报和4因子预报模型分别对3月份的PM2.5浓度进行预报,4因子预报结果更接近实测值。宝鸡市PM2.5预报模型在冬春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采用4因子预报模型更为准确。
强琳刘凯张瑜薛平
关键词:PM2.5
宝鸡市可吸入颗粒物24h浓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宝鸡市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24 h浓度变化特征,总结其规律性,以便百姓参考。方法利用2003~2007年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对宝鸡市区多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分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2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市区PM10平均小时浓度值的日变化特征为12月份9点浓度最高,可以达到0.29 mg/m^3,每年的3月份凌晨2点其浓度最低值,为0.03 mg/m^3,每年的元月到3月中旬和11月中旬到年底,宝鸡市区PM10日平均小时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在6:00~11:00和17:00~23:00各出现一次峰值。3月份PM10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0.20mg/m^3,2月份PM10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0.12 mg/m^3;非采暖期PM10浓度起伏较小,另外全天PM10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全年各月PM1024 h内的浓度变化规律明显,对宝鸡市居民合理安排出行、PM10控制和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薛平黄战胜刘丽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