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术式治疗环状痔88例
- 2004年
- 林文华
- 关键词:环状痔肛门手术治疗
-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60例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6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按照是否给予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消痔灵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3. 3%,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P> 0. 05。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给予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林文华
- 关键词:PPH消痔灵直肠黏膜内脱垂
- 高位复杂性肛瘘60例治疗方法分析
- 2011年
- 为探讨内口位置不同的高位肛瘘的治疗方法,根据肛瘘内口位置的不同,分别采取低位切开高位引流术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并对多外口的复杂性高位肛瘘行对口引流法治疗,共治疗60例,术后用1:5000 PP液坐浴。结果显示,治愈率98.3%,有效率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疗效好,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 林文华祁义平苏昆明
- 关键词:肛瘘手术
- 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合并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D-PPH)治疗直肠内套叠合并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50例女性直肠内套叠合并直肠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25,采用D-PPH治疗)和对照组(n=25,采用单PPH治疗)。观察两组术后1周临床治疗效果和排便情况,观察术后1周内肛门出血、术后1个月直肠阴道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共23例(92%)有效,对照组16例(64%)有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排便困难,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排便困难,观察组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周内各有1例患者出现肛门出血,两组术后1个月均无患者发生直肠阴道瘘,观察组术后1个月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对照组无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PPH治疗直肠内套叠合并直肠前突的疗效确切,术后排便情况较优,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林文华任东林
- 关键词:直肠内套叠直肠前突
- 减少及防止PPH早期吻合口出血6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为探讨预防或减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吻合口早期出血的操作技术,将12例PPH患者分为早期病例组(手术方法改进前病例)6例和后期病例组(手术方法改进后病例)6例,观察术后早期出血病例与原因。结果显示,早期病例组吻合口术中出血1例(16.6%),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16.6%),后期病例组无术中和术后吻合口出血,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操作技术改进后的PPH对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止术后出血有积极作用。
- 林文华
- 关键词:出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根治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评价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将3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患者术后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采用无负压引流管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用于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根治术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是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根治术后引流的有效方法之一。
- 林文华唐丽敏苏昆明
- 关键词: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