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通海县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民族孕产妇乙型肝炎感染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获取云南省通海县2008-2013年县内户籍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及不同民族(汉、蒙、回、彝)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自行制作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及现状调查,调查通海县2008-2013年县内户籍所有汉、蒙、回、彝族及其他民族209例HBV感染产妇。结果通海县孕产妇HBV感染率达1.17%(目前处于低流行状态),其中汉族感染率1.11%、回族感染率0.65%、彝族感染率2.34%、蒙古族感染率0.55%;在汉、蒙、回、彝4个民族中,HBV感染率最高的是彝族,最低的是蒙古族。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不同民族孕产妇HB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海县孕产妇HBV感染与民族、职业、居住地有关。
- 刘亚萍杨美英文玉婷李波岳佳储秀玲何金梅
- 通海县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改善孕产妇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监测平台资料,分析不同阶段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结果:孕期建卡率、产前检查率、≥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连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99%以上。≥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孕早期产前检查率、系统管理率呈现逐阶段下降趋势。产前筛查率逐阶段上升,剖宫产率逐阶段下降,经x^2经验,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围产儿死亡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结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及人员的投入及培训;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精细管理;加强规范早孕产检及系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降低围产期死亡率。
- 文玉婷杨美英刘雪辉李波李凤仙杨茜婷
- 关键词:孕产期保健服务围产期死亡率
- 8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生产发生产后出血的8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情况,并分析原因以及治疗疗效。结果:1228例产妇中,产后出血87例,其中阴道分娩41例,剖宫产分娩46例;出血时间0-2h49例,2-4h26例,〉4h12例;出血量560-5100ml;子宫收缩无力51例,胎盘剥离异常29例,产道撕裂15例,凝血功能异常9例;87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 李波
- 关键词:产后出血
- 云南省通海县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为实现2000年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的总目标,云南省通海县妇幼保健院在建成爱婴医院的基础上,对通海县母乳喂养现状及4个月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通海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低,其总体率95%的可信期间为47.48%~57.07%;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农民高于工人及干部,不同年龄组、一产与多产、顺产与难产之间则无差异。建议普及爱婴医院,加强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尤其应提高第4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 杨季谦周丽琼杨丽珍王亚华李跃萍张琼芬李波时黎唐松源
- 关键词: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 云南省通海县209例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母婴传播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研究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效果,并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由研究地区内医疗机构管理资料中筛选2008-2013年乙肝感染孕产妇,通过医院系统管理软件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回顾性调查云南省通海县通过孕产期保健服务发现的209例户籍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单一阻断措施和联合阻断措施)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所取得的效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9例乙肝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采用不同的乙肝阻断措施干预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为2.87%,采取单一阻断措施的发生率为10.87%,采取联合阻断措施的发生率为0.06%,两种阻断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P〈0.01)。结论采取两种干预措施均能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而联合干预措施效果更好。
- 文玉婷施双婷杨美英李波岳佳储秀玲肖爱华贺晓艳
- 关键词:乙肝病毒母婴阻断
- 通海县高危孕产妇健康状况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及健康状况,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利用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监测平台资料,分析不同阶段高危孕产妇健康状况。结果:高危孕产妇筛查率逐阶段上升,经χ^2经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高危因素前五位顺位及构成比是:妊娠期贫血(20.87%)、胎位不正(17.54%)、难产史(17.13%)、人流≥2次(13.20%)、年龄〈18岁或≥35岁(9.53%)。孕期并发症中贫血发生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妊娠糖尿病率呈阶段上升,产后出血发生率,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发生率逐年下降,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逐阶段无明显变化趋势,经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孕产妇死亡率16.29/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高危孕产妇数量日益上升,管理难度与风险同步增加。研究高危孕产妇健康状况,完善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及救助是为了减少孕产妇死亡。
- 文玉婷杨美英刘雪辉李波李凤仙何金梅曾玉萍
-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