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锁髓内钉
  • 2篇肱骨
  • 2篇肱骨干
  • 2篇肱骨干骨折
  • 2篇踝关节
  • 2篇踝关节骨折
  • 2篇交锁
  • 2篇交锁髓内钉
  • 2篇骨干骨折
  • 2篇关节
  • 2篇关节骨折
  • 1篇延迟愈合
  • 1篇愈合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机构

  • 7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7篇张金存
  • 3篇方广文
  • 2篇李志永
  • 2篇张英剑
  • 1篇吕廷灼
  • 1篇周治国
  • 1篇张政
  • 1篇黄建新
  • 1篇吴树文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斜T型钢板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张金存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斜T型钢板
成人肱骨干骨折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肱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上肢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3%-5%,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治疗常因伴随着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患肢短缩等并发症一直是创伤骨科的临床热点。临床上最初手术肱骨干骨折的方法是切开钢板固定.
张金存方广文
关键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上肢损伤骨折不愈合肱骨干骨折
一种橄榄针尾端折弯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橄榄针尾端折弯器,包括主体、连接杆及手柄,主体为截面为半圆或半椭圆的柱体,主体的顶面上设有凹槽;连接杆的一端与主体与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手柄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橄榄针尾端折弯器能够方便对橄榄针进行...
方广文张金存张英剑周治国吕廷灼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随机将10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列为对照组(n=53,择期手术)和研究组(n=53,急诊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疗效(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87%)(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实施早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政黄建新张金存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脱位择期手术急诊手术
一种医院骨科脊椎矫正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矫正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医院骨科脊椎矫正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前端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按摩滚珠,支撑柱下端设置有腰部固定带,支撑柱上端设置有胸部固定带,支撑柱后端上部靠近顶端位置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内...
张金存
文献传递
不同Weber-Denis型踝关节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及远期疗效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9年1月本院随访资料完整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1例,其中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患者36例(手法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45例(手术组)。根据Mazur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临床疗效有无差别。结果:Weber-Denis A型28例,手法组13例,复位成功12例,成功率为92.3%,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8例,优良率为66.7%(8/12);手术组15例,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14例,优良率为93.3%(14/15),两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优良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77,P=0.08);Weber-Denis B型28例,手法组15例,复位成功13例,成功率为86.7%,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10例,优良率为76.9%(10/13);手术组13例,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12例,优良率为85.7%(12/13),两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优良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28);Weber-Denis C型25例,手法组8例,复位成功3例,成功率为37.5%,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0例,优良率为0(0/3);手术组17例,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11例,优良率为64.7%(11/17),两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优良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4)。结论:Weber-Denis A和B型踝关节骨折手术组患者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后远期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Webe-Denis C型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后关节优良率较低,该型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张金存李志永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临床疗效
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与优势。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36例肱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男21例,女15例,年龄20-70(46.2±3.2)岁,按AO分型,A型26例,B型7例,C型3例。所有病例均行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能耐受疼痛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36例病例均成功施术,切口I期愈合,均获骨性愈合,顺利完成随访。随访12-36(21.3±2.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已有12例完成髓内钉取出手术。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优26例(72.2%),良7例(19.4%),可2例(5.6%),差1例(2.8%),优良率达96.6%。结论:肱骨干骨折行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微创、安全、高效,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张金存张英剑李志永吴树文方广文
关键词:肱骨骨折髓内顺行微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