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
- 作品数:27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血粘度的重要性
- 2003年
- 血液是充满循环系统的一种流体组织,是勾通人体内外环境的桥梁。由于血液具有运输、调节、防护等功能,因此血液循环是否畅通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及人体的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血液的循环状态与心脏的舒缩、血管的弹性、以及血液本身的粘滞性有关,其中血液的粘滞性即血粘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
- 张萱王耀荣赵欣
- 关键词:血粘度血液
- 多西他赛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赛他赛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希罗达(1 250 mg·m^(-2))方案治疗的20例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多西他赛有限样本血药浓度检测,计算出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和清除率(CL),并分析两者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白细胞减少组、肝功能损伤组、疾病控制组的AUC分别高于无白细胞减少组、无肝功能损伤组、疾病进展组;白细胞减少组、肝功能损伤组、疾病控制组的CL分别低于无白细胞减少组、无肝功能损伤组和疾病进展组。但仅有无白细胞减少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用药过程中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达到个体化用药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 毛英杰王亚兰张萱
- 关键词:多西他赛三阴性乳腺癌曲线下面积清除率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放化疗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张美云李晓凤姚宝平张萱杨永岩高辉段爱文苗利张杰刘爱勇银素芳王军潘俊王迎利黄革红
- 本课题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测定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其中化疗、手术前后患者63例,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变化,以观察其变化水平与临床的关系。 本课题旨在了解: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放、化疗及手术前后血浆D-...
- 关键词:
- 关键词:D-二聚体手术肝肿瘤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赫赛汀靶向药物治疗前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糖链抗原153(CA153)及叶酸(F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经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赫赛汀)靶向治疗药物前后以及40名健康组血清Hcy、CA153及FA的水平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采用赫赛汀靶向药物治疗后的2个月,有效率为53.33%(24/45),无效率为46.67%(21/45)。乳腺癌患者CA153、Hcy、FA三者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人组(P<0.01)。有效组和无效组间CA153、Hcy、FA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CA153、Hcy、F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的CA153、Hcy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FA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单一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CA153(66.7%)、Hcy(71.1%)、FA(62.2%),而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8.9%,明显高于前三者,P<0.05。结论 CA153、Hcy以及FA应用于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效果评价具有较高价值,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靶向治疗效果评价灵敏度。
- 周宁王虎明张萱包娜娜丽敏刘险峰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叶酸靶向治疗乳腺癌
- 内蒙古汉族人群硒蛋白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6例内蒙古地区汉族大肠癌(CRC)患者(CRC组)及13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SelS基因分型。结果 SelS基因rs34713741基因型CC、CT、TT在CRC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分别为49. 2%、40. 5%、10. 3%和59. 3%、34. 8%、5.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等位基因C、T在CRC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69. 4%、30. 6%和76. 7%、23.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CRC组分层分析发现,远端大肠组和对照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远端大肠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个体患CRC的风险是CC基因型个体的1. 719倍(OR=1. 719,95%CI:1. 144~2. 582)。结论 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远端CRC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汉族人群远端CR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邢少姬康茹雪张萱王殿栋郑连生张亚琼何珊
- 关键词:大肠癌
- 硒蛋白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Sel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肝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分布情况,阐明其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内蒙古自治区汉族肝癌患者(n=96)和健康对照者(n=135)SelS基因rs3471374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结果经测序验证。分析SelS基因SNP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SelS基因rs34713741位点的3种基因型CC、CT、TT及等位基因C、T的频数分布在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679,χ~2=2.331,P>0.05)。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饮酒者CC、CT、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T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33,χ~2=6.417,P<0.05);携带T等位基因的饮酒个体患肝癌的风险增加,是CC基因型的2.297倍(OR=2.297,95%CI:1.202~4.393)。结论:SelS基因和饮酒交互作用可能与内蒙古汉族人群肝癌的发病有关联。
- 邢少姬郑连生王殿栋张萱池敏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 D-二聚体与淋巴细胞比值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淋巴细胞的比值(DLR)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预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40例初诊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选择同期我院体检者41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K-M)曲线,分析DLR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和预测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液中DLR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研究表明DLR检测的灵敏度为0.625,特异性为0.707,曲线下面积0.666。此外,Kaplan-Meier(K-M)曲线显示,高、低DLR组在D-二聚体(P<0.01)、淋巴细胞计数(P<0.05)、CEA(P<0.01)、AFP(P<0.01)以及CA125(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LR可作为淋巴肿瘤患者的预测因子,同时,DLR可以作为淋巴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 周宁王虎明张萱李丽莉徐杰高玉骞
- 关键词:D-二聚体淋巴细胞瘤
- 执业药师能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 2014年
-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末所有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可真正做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寥寥无几。针对此现象存在原因进行分析。让更多的药学人员加入到执业药师的队伍,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满足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 张永静张萱
- 关键词:执业药师
- 降钙素原及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并SBP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伴自发性腹水患者诊断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其中确诊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29例,未合并SBP(非SBP)31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对象血清PCT、全血CD3^+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并进行其在SBP诊断中作用的评价。结果与非SBP组和对照组相比,SBP组血清PCT、全血CD3^+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SBP组三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患者三项指标分别检测及联合检测在SBP诊断中的作用进行ROC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血清PCT[0.846(95%CI:0.750~0.941)]、CD3^+%[0.661(95%CI:0.517~0.804)]、CD4^+/CD8[0.768(95%CI:0.649~0.886)],三者联合检测的AUC[0.888(95%CI:0.809~0.966)]大于各单项检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全血CD3^+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联合检测对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周宁刘险峰王虎明宁月宝张萱张燕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降钙素原T淋巴细胞亚群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香港VNIONHONEST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试盒,进行了10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消化系...
- 张美云刘芹张萱李晓凤姚宝平
-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D-DIMER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