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导管溶栓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剥脱...
  • 1篇动脉外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溶栓
  • 1篇栓塞
  • 1篇内瘘

机构

  • 4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姚志敏
  • 1篇卫景沛
  • 1篇任建伟
  • 1篇高艳
  • 1篇邢岩
  • 1篇博力扬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9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腘动脉外膜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2年
腘动脉外膜囊肿(cystic adventitial disease of the poplit-eal artery,CADPA)是一种极罕见的非动脉瘤性腘动脉疾病,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该病常常被误诊,目前诊断手段及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笔者近期收治1例腘动脉外膜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入院。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后在当地医院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对症治疗,但症状一直未缓解。
侯高峰杨柳朱信心孙龙凤王创威刘磊姚志敏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ARTERY
S-036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20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邢岩张勤奕张茁博力扬赵沂敏卫景沛姚志敏
经皮导管溶栓联合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导管溶栓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急性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航空总医院治疗的102例AVF血栓形成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血管超声明确AVF血栓形成。均采用经桡动脉入路置管经导管溶栓及PTA治疗。Kaplan⁃Meier分析评价术后12月内AVF通畅性。结果:在AVF血栓确诊后6~72h行溶栓联合PTA治疗,所有患者AVF均恢复通畅,其中92例(90􀆰2%)患者存在血管狭窄,术后12月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分别为78.4%和95.9%。44例Ⅰ型狭窄患者中34例(74.4%)获得初级通畅,40例(90.9%)获得了次级通畅,48例Ⅱ型狭窄患者中38例(83.3%)获得初级通畅,48例(100%)获得了次级通畅。比较Ⅰ型狭窄和Ⅱ型狭窄,初级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P=0.292),次级通畅率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本研究提示经桡动脉入路导管溶栓及PTA治疗前臂AVF急性血栓,可取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长期通畅率。
郜同心高艳姚志敏刘敏任建伟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静脉内瘘尿激酶血液透析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亢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02.12到05.4间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的19例肝炎后肝硬化所致的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材料,方法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加用庆大霉素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结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在近期有明显升高,其中血小板较为持久和显著。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姚志敏祖宏卢睿斌王泉来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部分性脾栓塞明胶海绵颗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