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CD44抗体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作用的体外研究
- <正> 目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及单核细胞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发生阻断。由于化疗治疗白血病的局限性,近年来,诱导分化治疗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CD44是一种分布极为广...
- 宋国丽廖晓龙周玲吴立华冯义韩忠朝
- 文献传递
- 川芎素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 目的:观察系统性硬皮病(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数量的变化,了解PSS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
- 李尚珠刘春华黄平平付仁敏吴立华王书桂钱冠清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川芎素
- 文献传递
- 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过程中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左足拇趾外伤后破溃坏疽3年,右足拇趾破溃3个月于2009年5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始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双足凉痛,不慎外伤后出现左足拇趾破溃,迁延不愈至坏疽。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侧拇趾破溃,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 吴立华张彦黄平平李尚珠
- 关键词:下肢间歇性跛行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过程足拇趾
- 溶栓配合肝素间歇疗法治疗静脉血栓形成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急性期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急性期治疗不当,大多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治疗十分困难。有的终身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2005年开始,我们采用溶栓配合小剂量肝素间歇...
- 李尚珠黄平平郑亚丽吴立华刘春华李君凡胡依民徐宁
- 文献传递
- 抗CD44抗体单链抗体构建及表达
- 2005年
- 目的构建抗 CD44抗体的单链抗体(anti-CD44-ScFv),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抗体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从分泌抗 CD4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HII44a 中提取总 RNA,经 RT-PCR 分离获得了轻、重链可变区(V_L、V_H)基因,用连接肽将其构建成具有 V_L-Linker-V_H 结构的单链抗体基因,并将构建的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分泌型蛋白表达载体 PET22b(+)中进行表达。结果经测序表明,V_H、V_L 及 Linker 的序列正确。ScFv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能够特异性与 CD44抗原结合。结论成功构建抗 CD44抗体单链抗体,为进一步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 宋国丽李彬吴立华刁世勇韩忠朝
- 关键词:基因克隆单链抗体基因表达
-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做为微环境的滋养层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EPC)中的作用。方法预铺辐射后的滋养层细胞,而后植入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培养21 d后获得的晚期EPC克隆数目,并检测目的细胞免疫表型,用Matrigel鉴定其体外血管形成能力。采用动态显微镜追踪单个干细胞在滋养层细胞上的分化过程。结果培养21 d时,在预铺晚期EP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滋养层的培养环境下,每100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获得(40.0±3.9)和(39.3±3.1)个晚期EPC克隆,均明显高于无滋养层条件下的(2.0±1.3)个(P均<0.05)。目的细胞可表达CD31、CD34、eNOS、FLt-1、P1H12、Sendo、VEcadherin和CD117,并在体外与Matrigel形成管状结构。动态追踪示单个干细胞的扩增是在有滋养层细胞参与下完成不对称分裂的。结论通过提供滋养层细胞方法可以大量扩增晚期EPC,滋养层细胞可能参与了早阶段内皮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扩增。
- 吴立华宋增璇刘旭辉李尚珠韩忠朝Georges Uzan
- 关键词:晚期内皮祖细胞滋养层细胞微环境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学异常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学异常,进一步指导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 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学资料。结果:贫血最常见,占 77.4%,血小板减少 29例,占 46.8%,血细胞减少 13例,占 21%。 28例 SLE患者行骨髓检查,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部分患者有轻度病态造血。 18例 SLE患者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 66.7%。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学异常较常见,贫血最为多见,骨髓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高。
- 和虹吴立华李尚珠李尚珠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骨髓检查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硬化症的血液学异常分析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及系统性硬化症 (PSS)的血液学异常情况 ,进一步指导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2例 SL E及 39例 PSS患者的血液学资料 ,率比较采用 χ2 检验 ,均值比较采用 t检验。结果 :以贫血最常见 ,SL E者占 77.4% ,PSS者占 17.9%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SL E者血红蛋白均数显著低于 PSS者。 2 8例 SL E患者行骨髓检查 ,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贫血骨髓像。 18例 SL E患者行抗人球蛋白试验 ,阳性率为 6 6 .7%。结论 :风湿类疾病相关性血液学异常较常见 ,其中以贫血最为多见 ,尤以 SL E者最突出 ;骨髓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贫血 ;
- 和虹杨丽萍吴立华李尚珠储榆林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血液病血液学异常
- 抗肿瘤的PF4及相关肽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 2003年
-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PF4(血小板第四因子)全长1-70及PF4的小肽17-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将连有MCP-1信号肽的PF4全长及其C末端的改构体PF4-17-70两个基因片段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shuttle-CMV中,形成转移质粒pAdshuttle/PF4(1-70)和pAdshuttle/PF4(17-70),将之酶切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抽提并鉴定含目的基因的重组体质粒,而后用磷酸钙共沉淀方法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PF4(1-70)和AdPF4(17-70)。采用PCR方法对重组体腺病毒进行鉴定,扩增并纯化病毒,用TCID50方法测病毒滴度,利用带有CMV-LacZ的对照重组腺病毒(Ad-LacZ)对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利用电穿孔法分别将质粒pAdshuttle/PF4(1-70),pAdshuttle/PF4(17-70)与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70%以上的阳性重组体细菌克隆。PCR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已含有目的基因,滴度为1×1010pfu/ml。结论: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可以简便、快捷地构建含PF4(1-70)、PF4(17-70)cDNA的腺病毒载体,为两者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吴立华刁世勇蔡英林顾洁任倩李彬杨仁池韩忠朝
- 关键词:腺病毒PF4同源重组细菌肿瘤
- 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韩忠朝黄平平李尚珠韩明哲肖志坚杨仁池邱录贵冯四洲杨晨钱冠清张志华吴立华
- 研究并建立了脐血CDl33+细胞向EPCs分化利扩增的有效方法;并通过脐血EPCs移植治疗鼠肢体缺血模型的研究,证明了脐血EPCs能促缺血肢体的血管生成:证明了脐血是缺血性疾病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种较好的内皮干细胞来源。临...
- 关键词: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肢体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