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 作品数:38 被引量:30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北京市海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评价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合并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分组条件分为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组(A组,49例)和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B组,49例),同期选择年龄、体质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4例(C组)。所有受试者记录身高、体质量、血压、病程,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血脂各项指标,以及血清NO和ET-1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A组及B组的NO水平均显著降低[(43.87±12.05)和(53.29±11.75)μmol/L vs(66.08±16.48)μmol/L,P<0.01],而ET-1水平显著升高[(100.25±20.34)和(77.55±14.84)ng/L vs(53.62±8.40)ng/L,P<0.01]。A组NO水平显著低于B组[(43.87±12.05)vs(53.29±11.75)μmol/L,P<0.01],而ET-1水平显著高于B组[(100.25±20.34)vs(77.55±14.84)ng/L,P<0.01]。在糖尿病两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Hb A1c及病程,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Hb A1c与NO之间存在负相关;HDL-C与NO之间存在正相关。HDL-C与ET-1存在负相关;收缩压、LDL-C、血尿酸、空腹血糖、Hb A1c与ET-1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NO和ET水平明显异常,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血管并发症者损伤更严重,且与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水平具有相关性。 黄薇 欧小虹 金红心 潘玥 金晶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一氧化氮 内皮素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治疗成功二例报告 1999年 郝景华 黄薇 王仲朴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动脉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扩血管 轻断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轻断食对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Con,n=22)和轻断食组(IF,n=24),Con组予以常规诊疗,IF组通过代餐、自然饮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轻断食,同时断食日减少降糖药物。结果与Con组比较,IF组体重、BMI、降糖药物效果评分、WC、脂肪指数、臀围、内脏脂肪(VF)降幅明显(P<0.05)。干预后IF组近似T2DM缓解率高于Con组(P<0.05)。结论轻断食可减少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降糖药物,可能与减重、减少VF相关。 周淑晶 黄薇 闫慧娴关键词:超重 肥胖 内脏脂肪 她为何对胰岛素过敏? 2007年 病例
某患者,女性,67岁,因“腰痛、发热7天,黑便3天”入院。8年前,她因肺部
感染住当地医院,查出血糖高,于静脉输液中加入了猪胰岛素。住院第三天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喘憋,血压测不到,经抢救缓解。此后8年未行任何降糖治疗。不久前因腰痛、发热,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为“+++”,血糖检查结果为25.0mmol/L,再次入住当地医院,经静脉点滴抗生素加用动物胰岛素治疗,又突然出现喘憋,颜面青紫,经脱敏等抢救后症状缓解。 黄薇关键词:胰岛素过敏 症状缓解 尿常规检查 胰岛素治疗 输液过程 降糖治疗 减重对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肌肉含量的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减重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48例,给予糖尿病健康宣教,并采用饮食控制的方式减重12周,减重期可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降糖药物用量,但避免使用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比较减重前后患者的肌肉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下降值与体成分各指标下降值的相关性。结果48例患者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4~59岁,平均(43.5±9.8)岁。与基线相比,减重后的ASMI[(6.91±1.02)kg/m^(2)比(7.21±0.97)kg/m^(2)]、体质量[(81.85±13.13)kg比(88.45±13.70)kg]、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95.34±8.07)cm比(101.65±8.86)cm]、体脂百分比[36.9(32.7,42.2)%比38.7(36.2,43.2)%]、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179.77±48.32)cm^(2)比(209.92±42.78)cm^(2)]均较低,但四肢骨骼肌百分比较高[(0.25±0.03)%比(0.24±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MI下降值与体质量(r=0.440,P=0.002)、BMI(r=0.426,P=0.003)、WC(r=0.340,P=0.018)、总肌肉质量(r=0.665,P<0.001)的下降值呈正相关。结论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减重后代谢指标明显改善,但会造成肌肉含量下降,建议减重同时注意权衡减重的获益,在监测体成分变化的同时,酌情保留或加大运动量,并关注肌肉含量,减少肌少症的发生。 周淑晶 闫慧娴 夏雪培 陈芳 黄薇关键词:减重 2型糖尿病 绝经后非糖尿病妇女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观察绝经后非糖尿病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骨质疏松的关键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共343名48~86岁的中老年绝经后非糖尿病妇女,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343名绝经后非糖尿病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42.6%;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年龄、文化程度、产次、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Lipase,ALP)是骨质疏松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高ALP是中老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高BMI是其的可能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联合BMI、ALP、年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1,敏感性68.71%,特异性72.08%,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437。结论绝经后非糖尿病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年龄、ALP、BMI为影响骨质疏松的关键因素。 李茂蓉 黄薇 欧小虹 姜艳 夏维波关键词:骨质疏松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绝经后妇女 早发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尿酸水平的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生化及临床特性,找出早发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规律,从而为在临床上预防及控制这一状况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内... 欧小虹 黄薇 刘瑛关键词:早发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肥胖 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我科住院的118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骨密度(BMD)及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此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男性55例,女性63例,年龄50-89岁,平均年龄63.92±9.26岁。所有入选女性均已停经1年以上。空腹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钙、磷、生化及维生素D,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根据BMD分组:受检部位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T值≤-2.5SD,或-2.5 SD-1.0 SD分别诊断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量正常。根据25(OH)D水平,≥30 ng/ml为维生素D充足;≥20 ng/ml且<30 ng/ml为不足;≥10 ng/ml且<20 ng/ml为缺乏,<10 ng/ml为严重缺乏。结果根据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本研究患者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达到78%。骨质疏松组年龄显著大于骨量减少及骨量正常组;体重指数(BMI)显著小于骨量减少及骨量正常组。三组之间FBS、Hb A1c、血钙、磷、血脂及维生素D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维生素D不足占6.9%,缺乏占73.7%,严重缺乏占16.9%。Pearsen和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腰椎BMD与BMI呈正相关(r=0.345,P<0.01),与TC、LDL-c、HDL-c呈负相关(r=-0.27,-0.20,-0.19,P<0.05)。股骨颈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P<0.01)。血钙、磷、FBS、Hb A1c、甘油三脂与各部位骨密度均无相关性。维生素D水平与血钙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与Hb A1c呈负相关(r=-0.265,P<0.01)。维生素D水平与各部位BMD均无相关性。结论增龄及体重指数偏低,同样是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脂代谢及糖代谢紊乱对骨密度负面的影响作用也应引起重视;维生素D缺乏在这一人群当中更加严重。 黄薇 陈芳 李茂蓉 刘英关键词:老年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维生素D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介绍(上) 2008年 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性上升趋势,糖尿病的治疗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对糖尿病病因及并发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降糖药也在不断应用于临床。一个好的降糖药物,除了能控制血糖,同时还需要最大程度上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延缓B细胞功能衰竭,减慢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进展。在此简要介绍近十年上市的新型降糖药物,以及正在研制中的药物。 黄薇关键词:糖尿病治疗 药物介绍 胰岛B细胞功能 糖尿病患病率 降糖药物 功能衰竭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所致骨质疏松症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997年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所致骨质疏松症二例报告黄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nesudohypoparathyroidism,PHP)是一种家族性疾病,具有特异的骨胳表现型,血液化学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相似,但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偏高。此病临床上... 黄薇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 骨质疏松症 家族性疾病 甲状旁腺激素 PTH 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