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乐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病理
  • 6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临床病理
  • 3篇乳头
  • 3篇抗原
  • 3篇病理特征
  • 3篇病理诊断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乳腺
  • 2篇上皮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尸体解剖
  • 2篇受体
  • 2篇人表皮

机构

  • 18篇宝鸡市中医医...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宝鸡市公安局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山东省职业卫...
  • 1篇宝鸡市妇幼保...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铜川市矿务局...

作者

  • 18篇贾乐
  • 9篇郑云
  • 8篇李允利
  • 7篇石萍霞
  • 4篇张丽芳
  • 3篇王强修
  • 2篇杨佳
  • 2篇徐嘉雯
  • 2篇李加美
  • 2篇王晓宝
  • 2篇陈妮
  • 1篇冯吉贞
  • 1篇张飞鸣
  • 1篇许雅丽
  • 1篇姚志刚
  • 1篇陈英准
  • 1篇李奇
  • 1篇韩卫军
  • 1篇高刚
  • 1篇王华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癌症进展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与MG-Ag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胃癌抗原(MG-Ag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胶质瘤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留取脑胶质瘤组织(癌灶组)及癌旁组织(癌旁组,距癌组织3 cm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与MG-Ags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TNF-α与MG-Ags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癌灶组TNF-α、MG-Ags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P<0.05);在癌灶组中,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肿瘤转移的TNF-α与MG-Ags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TNF-α、MG-Ags与联合检测诊断脑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14和0.867,诊断敏感性均>85.0%,特异性均>80.0%。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TNF-α与MG-Ags的mRNA与蛋白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者的病理特征明显相关,也可为诊断与预测脑胶质瘤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韩向阳张红星贾乐
关键词:脑胶质瘤肿瘤坏死因子-Α胃癌抗原病理特征
Claudin-1与Claudin-5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Claudin-1与Claudin-5蛋白在肺腺癌与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105例肺鳞癌组织、96例肺腺癌组织与13例大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蛋白与Claudin-5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Claudin-1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79.0%,83/105)明显高于肺腺癌(19.8%,19/96)与大细胞癌(30.8%,4/13)组织的表达,而在肺腺癌组织中Claudin-5蛋白的阳性表达(89.6%,86/96)却明显高于Claudin-5在肺鳞癌组织(12.4%,13/105)与大细胞癌组织(46.2%,6/13)中的阳性表达;Claudin-1与Claudin-5蛋白在肺鳞癌与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与肿瘤位置无关(P>0.05);Claudin-1与Claudin-5蛋白在肺腺癌与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55,P<0.01)。结论 Claudin-1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肺腺癌组织,相反,Claudin-5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肺鳞癌组织,Claudin-1与Claudin-5蛋白的联合检测有望作为肺腺癌与肺鳞癌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张丽芳石萍霞李允利郑云贾乐陈英准
关键词:CLAUDIN-1CLAUDIN-5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鼻咽癌组织驱动蛋白超家族18B、20A与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驱动蛋白超家族(KIF)18B、20A与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以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5月榆林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116例鼻咽活检肿瘤组织,以116例鼻咽慢性黏膜炎症患者的鼻黏膜活检组织作为对照,比较鼻咽癌组织和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中KIF18B、KIF20A以及EMT标志物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表达,分析鼻咽癌组织中KIF18B、KIF20A表达与EMT标志物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5年,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KIF18B、KIF20A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的KIF18B、KIF20A、Vimentin、Twis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7%、42.24%、20.69%、26.72%,高于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的13.79%、9.48%、4.31%、5.17%,鼻咽癌组织的E-cadher in阳性表达率为68.10%,低于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的91.38%(P<0.05)。KIF18B、KIF20A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_(s)=-0.439、-0.432,P均<0.05),KIF18B、KIF20A与Vimentin(r_(s)=0.418、0.456,P均<0.05)、Twist呈正相关(r_(s)=0.427、0.427,P均<0.05)。KIF18B、KIF20A的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Ⅵa期、临床疗效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和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共4例患者失访,随访成功率为96.55%(112/116),死亡31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72.32%(81/112)。KIF18B、KIF20A阳性表达鼻咽癌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KIF18B、KIF20A阴性患者(P<0.05)。TNM分期Ⅲ~Ⅵa期(HR=1.154,95%CI:1.018~1.308)、临床疗效SD/PD(HR=1.287,95%CI:1.132~1.654)、KIF18B(HR=1.823,95%CI:1.332~2.493)和KIF20A阳性表达(HR=2.110,95%CI:1.460~3.051)均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KIF18B、KIF20A异常高表达,两者阳性表达与EMT、肿瘤恶性
白芸芸贾乐陈福权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上皮间质转化临床病理特征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BP-3、GP73、CCSA-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结直肠癌特异性抗原-2(CCSA-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宝鸡高新医院及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CRC患者80例为CRC组,另纳入同期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IGFBP-3、GP73和CCSA-2水平,收集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CRC组血清IGFB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P73、CCS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BP-3、GP73和CCSA-2水平与患者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BP-3高表达、GP73和CCSA-2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IGFBP-3低表达、GP73和CCSA-2高表达患者(P<0.05)。CRC患者的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清IGFBP-3、GP73、CCSA-2水平是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IGFBP-3、GP73和CCSA-2水平与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可为临床早期诊断病情,尽早发现复发和转移,评估和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秀侠贾乐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食管碰撞瘤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碰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食管碰撞瘤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8例患者,年龄49~69岁,中位年龄66岁。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吞咽困难或进食阻挡感,3例伴有胸骨后疼痛或胸骨后不适。8例中,病变位于中段食管6例,下段食管2例。X线上消化道钡餐7例显示食管单发性占位性病变,1例未发现明显肿瘤征象;其中6例同时进行了CT检查,4例考虑食管癌,2例发现食管壁僵硬增厚,建议结合胃镜检查;8例患者均行内镜检查,3例镜下见隆起型肿物,5例发现黏膜溃疡形成,6例镜下考虑食管癌,2例诊断食管占位。8例术前活检病理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8例均行食管肿瘤切除手术。显微镜观察,8例肿瘤均由两种成分组成,彼此界限清楚,各自弥漫性生长。1例为神经内分泌癌与多形性平滑肌肉瘤碰撞瘤,7例为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状细胞癌碰撞瘤。结论食管碰撞瘤比较罕见,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靠术后病理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综合判断。
贾乐姚志刚冯吉贞李加美王宏量王强修
关键词:食管碰撞瘤神经内分泌癌鳞状细胞癌
中晚期肿瘤并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炎症指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肿瘤并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炎症指标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并发感染将234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160,并发感染)和对照组(n=74,未并发感染)。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中晚期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者的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03株,其中真菌占6.3%,革兰阳性菌占21.8%,革兰阴性菌占71.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炎症因子超标、留置胃管、机械通气时间≥5天均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感染后TNF-α、PCT及CRP水平明显升高;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炎症因子超标、留置胃管、机械通气时间≥5天均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郑云张丽芳石萍霞李允利贾乐王华
关键词:中晚期肿瘤病原菌分布炎症指标
“清开灵”致死病理解剖观察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中草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己成为各科医师的常用药品。近年来,由于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品种增多,用量倍增。然而,双黄连、清开灵等中药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时有发生,并且出现区域性的濒发事件,
董都选郑云贾乐杨佳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尸体解剖
桥本甲状腺炎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7例,根据疾病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分成HT组(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60例)、甲状腺腺瘤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患者ICAM-1的表达。结果 ICAM-1在HT组(30.1%,22/72)及PTMC组(85.0%,51/60)中高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中无表达。ICAM-1在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样核特征的HT(61.9%,13/21)中表达显著高于不伴有者(17.6%,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有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PTMC和伴有PTC样核特征的HT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贾乐徐嘉雯王新营王强修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
Xklp2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究Xklp2靶蛋白(TP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集其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另选取7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标本TPX2表达阳性率及临床病理参数,对比TPX2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1年生存率,分析TPX2表达与癌细胞活力及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TPX2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P <0. 05);评估发现TPX2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联系(P <0. 05);TPX2表达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 <0. 05);分析发现TPX2表达阳性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高于TPX2表达阴性者(P <0. 05)。结论 TPX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关联,且TPX2表达与患者癌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过程有一定联系。
贾乐尚淑平
关键词:TPX2结直肠癌临床病理
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讨论3例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的病理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获得正确诊断。结果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形态,其中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区占肿瘤体积<49%,细胞具有多形性,排列呈实性癌巢、管状、条索状结构;浸润性小叶癌区细胞较小而一致,呈靶环状、列兵式排列特点,二者移行混合存在。免疫组化:ER、PR和c-erbB-2(2+),CK5(-),CK8(+);导管癌区E-cadherin(+),细胞膜p120(+);小叶癌区E-cadherin(-),34βE12(+),细胞质p120(+);Ki-67阳性指数>30%。结论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异质性癌,以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混合存在为特征,易误诊为单纯的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或小叶癌,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乳腺非特殊性导管癌。
李允利韩卫军李奇董都选石萍霞郑云贾乐
关键词:乳腺病理诊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