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临床工作报告——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体会
- 2019年
- 中风又名“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兼证常见高热、眩晕、吞咽障碍、双目失明等。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多属此范畴;可见于一过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假性延髓球麻痹、肺脑综合症、脑疝等西医诊断病名。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病最常见病因,而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粘稠度的改变为其病理基础。
- 罗静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
- 胸部闭合伤患者肺康复治疗个案
- 罗静
- 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影响的探讨
- 目的:对针灸手法对针灸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2例脾胃虚寒、肾阳虚和其他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行针灸基础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针对...
- 罗静
- 关键词:针灸手法疾病类型疗效评价
- 平衡针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用平衡针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平衡针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治疗后半年其病情的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采用平衡针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其疼痛的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 罗静刘卫东
- 关键词:平衡针疗法运动疗法肩周炎
- 多靶点神经调控技术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脑网络功能连接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靶点神经调控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绵阳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伴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接受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多靶点神经调控技术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相同的康复训练但采用伪刺激,治疗周期为1个月。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估上肢运动功能,采用静息状态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静息状态下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FMA-U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脑网络连接强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靶点神经调控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和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强度。
- 张洪杨琪罗静唐茜邓鸿巩文艳王丽坤刘静艾双春
- 关键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神经调控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 经颅直流电联合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语言双模通路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tDCS)联合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TBS)语言双模通路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疗效。方法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64例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tDCS联合cTB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刺激,假刺激部位、治疗模式、治疗时间都与治疗组相同。2组患者均治疗1次/d,每周6次,连续5周。治疗前后均使用汉化版西方失语成套量表及功能独立性量表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失语商(AQ)、操作商(PQ)和大脑皮质商(CQ)评分变化及功能独立性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AQ、PQ、CQ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都有效,但治疗组治疗后的AQ、C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功能独立性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改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cTBS刺激语言双模通路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 张洪杨琪刘静唐茜罗静艾海波靳棋卒巩文艳刘远明
- 关键词: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