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萍
- 作品数:62 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烧伤患者能量消耗变化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动态监测烧伤后能量消耗 (简称能耗 ) ,探讨影响伤后能量消耗的因素。 方法 应用间接测热仪对 45例烧伤患者进行能耗的动态监测并分析其能耗变化。 结果 烧伤后能耗即刻升高 ,一周左右达高峰 ( 1144 3.78± 32 95 .32 )kJ/d ;烧伤面积越大 ,能耗越高 ;能耗与烧伤后病程有关 ;伤后能耗有变异且接近早期 ,烧伤面积越大变异程度越高 ;中等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能耗较无吸入性损伤患者高 ;大面积烧伤切痂术后能耗明显下降 ;男性患者能耗高于女性患者。 结论 烧伤后能耗有一定规律性变化 ,但深度烧伤面积、伤后时间、吸入性损伤、切痂手术。
- 曹丽萍王玉莲邓诗琳高志刚柳琪林
- 关键词:烧伤能量消耗影响因素合并症吸入性损伤
- 关于建立烧伤中心抗生素耐药监测工作的体会
- 本文报告了1993—1996年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的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变化进行分析:四年来检出菌种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首位,检出率为31.16- 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居次位,检出率为...
- 邓诗琳苏东曹丽萍李笑迎秦志刚梁建伟
- 关键词:烧伤中心抗生素耐药监测工作
- 文献传递
- 烧伤后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3
- 1995年
- 作者观察了20例烧伤患者(TBSA≥30%)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探讨了其与感染的关系。8例TBSA≥50%的患者,7例(87.5%)出现早期(伤后1~5天)G-CSF升高;5例TBSA≥70%的患者,除1例有创面脓毒症而G-CSF无变化外,其余患者均在伤后第1天即升高;12例TBSA<50%的患者,7例(58.3%)升高但为时较晚(伤后5~9大)。对11例临床诊断为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分析表明,G-CSF的改变与感染有关,创面脓毒症时90%的患者血G-CSF水平升高。因此,大面积烧伤患者,尤其TBSA≥50%者,出现G-CSF升高应考虑全身感染的存在。对烧伤面积很大但G-CSF不高者应警惕免疫功能低下的存在。
- 曹丽萍邓诗琳陈蕾梁建伟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大面积烧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理表现(附一例报告)
- 本文通过对一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出现多脏器(肺、肾、肝、消化道)功能衰竭的临床及病理解剖学表现进行分析讨论。肺:临床表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的低氧血症,由呼吸性碱中毒转变为呼吸性酸中
- 刘群邓诗林曹丽萍高长贵
-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病理表现
- 文献传递
- 严重烧伤患者血、尿渗透压与渗差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1997年
-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尿渗透压和渗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产NIKKISOOSA21型渗透压计,测定30例烧伤患者血、尿渗透压,渗差及尿血渗比,同时对血渗透压的直接测定法和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严重烧伤患者的血渗透压〔(300.13±32.34)mmol/L〕和渗差〔(28.79±19.72)m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285.00±10.00)mmol/L,t=2.5049,P<0.05;<10.00mmol/L,t=6.3198,P<0.01〕。尿渗透压〔(429.82±240.04)mmol/L〕和尿血渗比(1.58±0.85)均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781.00±149.00)mmol/L,t=7.8494,P<0.01;2.78±0.53,t=7.2727,P<0.01〕。死亡组患者生前呈持续高血渗透压状态〔(326.08±37.23)mmol/L〕。结论:测定烧伤患者的血、尿渗透压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有无肾功能损害的可靠指标。
- 陈蕾邓诗琳曾英曹丽萍
- 关键词:渗透压烧伤
- 严重烧伤病人血、尿渗透压、渗差的测定及分析
-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血、尿渗透压、渗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使用日本产 NIKKISOOSA-21型渗透压计,对我院烧伤科病人血、尿渗透压、渗差及尿血渗比进行了渗定。同时,对血渗透压的直接测定法和计算法进行了比较...
- 陈蕾邓诗琳曾英曹丽萍梁建伟
- 关键词:严重烧伤病人尿渗透压
- 文献传递
- 莫匹罗星对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被引量:14
- 1995年
- 应用2%莫匹罗星软膏(实验组)及磺胺嘧啶银(对照组)治疗41例平均面积2.1%±1.1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9%,创面细菌清除率为96.3%,金葡菌清除率高达88.8%;而 SD-Ag 对照组依次分别为45%、70%及40%。从烧伤创面分离的金葡菌对多种抗生药物的敏感试验表明,对莫匹罗星敏感率为92.68%,仅低于万古霉素而高于头孢噻吩、亚胺硫霉素、环丙氟哌酸等,差异有显著意义。莫匹罗星对金葡菌的 MIC_(50)≤0.25 mg/L、MIC_(90)≤4 mg/L,(MIC范围0.25~256mg/L)。提示莫匹罗星软膏可作为烧伤创面金葡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邓诗林桑介寿曹丽萍赵永建施耘苏东傅建荣刘群王玉莲
- 关键词:莫匹罗星金黄色葡萄球菌烧伤
- 一些炎症介质与激素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变化被引量:3
- 2003年
- 方步武邓诗琳曹丽萍柳琪琳吴咸中
- 关键词:炎症介质激素烧伤
- 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 30例烧伤患者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静息能量消耗 (REE) ,监测血浆激素、脂类调节因子、细胞因子水平 ,并结合临床疗效和氮平衡变化来评价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 (EEN)组较延迟肠内营养 (DEN)组REE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升高的时间缩短 (P <0 0 5 ) ;EEN组非蛋白呼吸商 (NPRQ)较DEN组更接近生理状态 ,负氮平衡时间缩短。伤后第 4天EEN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胰高糖素(GLUCAGON)、前列腺素E2 (PGE2 )、血栓素B2 (TXB2 )、低于DEN组 (P <0 0 5 ) ;伤后 8~ 12d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显著低于DEN组 (P <0 0 5~ 0 0 1) ,胰岛素水平呈相反变化。
- 高志刚邓诗琳王玉莲刘群曹丽萍李笑迎
- 关键词:烧伤肠内营养高代谢反应
-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严重烧伤后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 方法 11例严重烧伤患者采用机械通气 ,潮气量 6~ 8ml/kg、吸气平台压≤ 30cmH2 O、PEEP 8~ 10cmH2 O、FiO24 0 %~ 5 0 % ,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转归。 结果 应用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法 ,平均治疗时间 (12 .77± 8.0 6 )d ,PaO2 /FiO2 比值明显改善 ,从 193.5 4± 5 3.30到 32 7.14± 10 6 .5 3(P<0 0 1) ,PaCO2 和pH值仍在正常值范围。 11例患者中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3例 ,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 结论 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能达到呼吸支持目的 。
- 曹丽萍刘庚祥邓诗琳
- 关键词:肺通气呼吸功能不全肺部并发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