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血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BO*B.01等位基因c.796A>C突变所致cisAB亚型1例及家系调查
- 2024年
- 目的探讨cisAB亚型先证者的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方法选择2020年11月于宝鸡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为先证者,并选择其父亲(43岁)、母亲(40岁)、弟弟(15岁)、妹妹(16岁),共同纳入本研究。本例先证者为18岁、女性;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均为汉族,身体健康且无家族遗传病史。采用试管法对受试者全血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对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ABO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直接测序,进行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并且根据血型鉴定结果对受试者的血型基因进行家系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受试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父亲和妹妹均为cisAB亚型,先证者母亲和弟弟为O型。cisAB亚型家系成员的血型血清学特征为B抗原弱表达,血清中同时存在抗-A、抗-B。②先证者及其父亲、妹妹ABO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提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297A>G、c.526C>G、c.657C>T、c.703G>A、c.803G>C、c.930G>A杂合突变和c.796A>C回复突变;产生cisAB亚型新等位基因ABO*cisABnovel(OM628853)。③家系调查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妹妹的ABO*cisABnovel等位基因遗传自其父亲。结论先证者家系中,cisAB亚型ABO*cisABnovel等位基因稳定遗传,并导致B抗原的弱表达,产生抗-B免疫反应。
- 张倩净红利刘磊丁卫平李雨薇
-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血清学试验血型鉴定
- 宝鸡市2007-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宝鸡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开展采供血工作,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2007-2014年宝鸡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发现的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资料进行追踪随访及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4年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抗-HIV确证阳性者43例,男、女阳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5,P〈0.01);感染年龄18~40岁青壮年居多,异性传播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67.44%),男男同性传播途径其次(27.91%),感染者籍贯现住址逐年增多,以本地化为主;职业分布以"其他"、工人、农民、所占比例高,分别为53.49%、23.26%、16.28%;在HIV合并感染其他病毒的情况中,HIV合并梅毒的共感染数最多;WB确证试验中各条带均可或大部分显现。结论:宝鸡地区献血者HIV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应从献血者征询、血液检测水平、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血液安全。
- 丁卫平柏亮
- 关键词:无偿献血
- 陕西省宝鸡市286109名献血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宝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关注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ELISA法对献血人群抗-HIV抗体进行检测,初筛阳性血液、确证真正感染情况。对检测结果及流行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地区献血者感染艾滋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及流动人员感染者多,同性性传播占比重大,年龄以20~40岁为主。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加强街头体检人员的征询能力和技巧,宣传献血后回告和保密性弃血的作用提高回告率。
- 丁卫平柏亮郑拉让
- 关键词:献血者HIV抗体检测
- 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一例特殊故障的排除被引量:2
- 2006年
- 柏亮丁卫平
- 关键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错误代码无偿献血检验科仪器
- 补体调节缺陷对ABO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潜在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补体调节缺陷对ABO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60例O型献血者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离A1红细胞和抗A抗体,分析所有标本的抗A效价及补体激活情况,比较不同红细胞组补体激活和溶血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经AET处理后的红细胞表面缺失MIRL,所有60例献血者血清IgM效价均<100,8例IgG效价<100,52例IgG效价>100,其中有20例C3b补体激活,Spe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M抗A效价与补体激活显著正相关(r=0.727,P<0.01),未处理组红细胞未观察到溶血,而经AET处理组红细胞观察到溶血,20%AET处理组红细胞可见轻微溶血。结论: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缺陷可能是ABO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影响因素。
- 朱青丁卫平高德兰
- 关键词:补体血型输血溶血
- HBsAg、HCV、HIV单试剂有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分析及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单试剂有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24周后检测结果分析及再次献血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减少献血者流失。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24周后留取2份标本分别进行酶免、核酸检测。结果:232份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标本复检后ELISA检结构显示阳性74例(31.9%),阴性158例(68.1%);复检后NA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例(0.9%),阴性230例(99.1%);2份HBV核酸阳性标本复检前后病毒载量和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1例出现HBV窗口期,1例出现HBV感染感染;74份复检ELISA阳性NAT阴性样本ELISA测定值(S/OD)统计初检结果显示0.8≤S/OD≤1.5(%)者56例(75.7%),S/OD&gt;1.5(%)者18例(24.3%);复检结果显示0.8≤S/OD≤1.5(%)63例(85.1%),S/OD〉1.5(%)者11例(14.9%)。结论:单试剂有反应性献血者24周后再次检测后合格率为68.1%,能最大限度减少献血者流失。
- 丁卫平郑拉让李晶
- 关键词:无偿献血归队
- 宝鸡市2007-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
- 丁卫平柏亮
- 核酸检测技术在宝鸡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保障输血安全,预防控制输血传染病的传播,目前我国规定对所有采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的血清学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清学检测试剂不断更新换代,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大大降低了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
- 李晶周艳丁卫平张倩冯卓
- 关键词:NATHBVHCVHIV血液筛查
- 献血后回告及保密性弃血工作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对国内外献血后回告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指出有效执行保密性弃血工作主要存在对保密性弃血的准确理解、对回告信息的正确受理与处置2方面难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坚持保密性原则;完善处理程序,并做好全员培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畅通多种回告途径;落实职责,专人负责等。
- 张丽柏亮丁卫平
- ABO血型全自动微板法检测技术应用及体会
- 目的实现ABO血型检测的操作的自动化、标准化及原始血型资料的文件化管理,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采用GENESIS-RSP-150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与SUNRISE恒温酶标仪,对血样做微孔板自动扫描并自动判读血型。结果...
- 丁卫平李拴林柏亮
- 关键词:微板法ABO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