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兴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如皋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辨证方法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 袁建兴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
- 降脂膏治疗颈动脉硬化伴易损斑块患者的有效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降脂膏治疗颈动脉硬化伴易损斑块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如皋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2例证属湿热瘀阻证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将入选患者按门诊号最后位数字的奇偶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式药物干预,治疗组在药物干预基础上加用降脂膏。对比治疗后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超声指标、血清学指标、CT血管造影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13.43±1.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7.89±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74,P<0.05)。结论针对颈动脉硬化伴易损斑块患者,采用降脂膏治疗可以保证效果,体现出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丁颖颖袁建兴章晓伟吴晓新
-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易损斑块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柴胡疏肝散组(n=40)与常规治疗组(n=4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对柴胡疏肝散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柴胡疏肝散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腹胀、上腹痛、食欲不振和嗳气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病情。
- 袁建兴
-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味肝胃不和慢性胃炎
- 不同中医证型眩晕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与脑动脉血流的变化关系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眩晕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与脑动脉血流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2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该182例眩晕患者分为肝阳上亢组(n=49)、痰湿中阻组(n=23)、瘀血阻窍组(n=18)、气血亏虚组(n=79)及肾精不足组(n=13),并另选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予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与脑动脉血流变化的关系。结果:(1)各中医证候类型患者与对照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瘀血阻窍组相比,肝阳上亢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左右大脑中动脉Vs、Vm水平较高,而Vd、PI值较低,基底动脉Vs、Vd、Vm水平较高,而PI值较低(均P<0.05),痰湿中阻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s、Vm、Vd水平较高,而PI值较低,左右大脑中动脉Vs、Vm水平较高,而Vd、PI值较低(均P<0.05),气血亏虚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左右大脑中动脉Vs、Vm、Vd水平较高,而PI值较低(均P<0.05),肾精不足组患者左右椎动脉Vs、Vd水平较高,而PI值较低,基底动脉Vs、Vm、PI值均较低,而Vd水平较高,左右大脑中动脉Vs、Vm较高,而Vd水平及PI值较低(均P<0.05)。(3)与肝阳上亢组相比,痰湿中阻组、气血亏虚组、肾精不足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s、Vm、PI值均较低,而Vd值均较高(均P<0.05),痰湿中阻组患者左右大脑中动脉Vm、PI值均较低,而Vd值较高(均P<0.05),气血亏虚组及肾精不足组大脑中动脉Vs、Vm、PI值均较低,而Vd水平较高(均P<0.05)。(4)与痰湿中阻组相比,气血亏虚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s、Vm、Vd、PI值均较低,大脑中动脉Vs、Vm、PI值均较低,而Vd水平较高(均P<0.05),肾精不足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左右大脑中动脉Vs、Vm、Vd水平较低,而PI值较高,基底动脉Vs、Vm、Vd、PI值�
- 袁建兴丁颖颖
- 关键词:眩晕中医证候类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动脉血流
- 降脂膏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痰瘀互结证
- 2024年
- 目的探讨降脂膏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痰瘀互结证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颈动脉易损斑块痰瘀互结证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降脂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头痛、耳鸣、肢体疼痛或麻木、胸胀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IMT值、颈动脉斑块面积、颈总动脉收缩期Vmax、舒张期Vmin、颈总动脉RI、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hs-CRP、血脂水平、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INR)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IMT值、颈动脉斑块面积、颈总动脉RI、TNF-α、IL-6、hs-CRP、TG、TC、LDL-C、PT、D-二聚体、IN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颈总动脉收缩期Vmax、舒张期Vmin、HDL-C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降脂膏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能够显著缓解颈动脉易损斑块痰瘀互结证症状,降低血脂指标、血液高凝态、炎症因子,改善颈动脉血流速度。
- 丁颖颖王红妹章晓伟吴晓新袁建兴
- 关键词:颈动脉易损斑块痰瘀互结证凝血指标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56例患者,对照组有54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使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其中的西医疗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3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胰腺炎效果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袁建兴
- 关键词: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分拣蛋白及对氧磷脂酶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分拣蛋白(Sortilin)、对氧磷脂酶1(PON-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如皋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CAP患者,依据CAP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54例)和不稳定组(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Sortilin、PON-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P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Sortilin、PON-1对CAP稳定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与稳定组相比,不稳定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升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6、4.680、5.487,P<0.05)。与稳定组相比,不稳定组血清Sortilin水平显著增加,PON-1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2、5.581,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Sortilin是影响CAP稳定性的危险因素(OR=3.165,P<0.05),而PON-1是影响CAP稳定性的保护因素(OR=0.76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rtilin、PON-1、EDV、IMT、PSV及5项联合诊断CAP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95%CI:0.695~0.864)、0.814(95%CI:0.724~0.885)、0.847(95%CI:0.761~0.911)、0.767(95%CI:0.672~0.846)、0.707(95%CI:0.607~0.793)和0.963(95%CI:0.839~0.907)。Sortilin、PON-1、EDV、IMT及PSV 5项联合诊断CAP稳定性的AUC最高,优于单独诊断,其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83.33%。结论:超声血流参数EDV、IMT和PSV能够提供CAP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信息,血清Sortilin、PON-1水平能够反映CAP斑块形成与发展的生物学过程,5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更好的诊断CAP稳定性。
- 丁颖颖袁建兴常娟章晓伟吴晓新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