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腮腺Warthin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总结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与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要点,以提高影像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率。方法收集有完整手术或穿刺病理记录的17例患者的资料,其中14例为腮腺Warthin瘤,3例影像报告Warthin瘤但病理证实为混合瘤病例。患者均采用常规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数目、形态特征、密度、强化特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对所有病灶平扫、动脉期、延迟期CT值进行详细测量,并对病灶所在腮腺腺体CT值进行测量。结果14例Warthin瘤中,男11例,女3例;中位年龄64岁。单侧单发病例7例,单侧或双侧多发病例7例;位于浅叶后下部11例;边缘清晰13例;病灶最大径>3 cm 7例。平扫均为高密度病灶。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8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2例,延迟廓清11例。结论腮腺Warthin瘤是腮腺较常见肿瘤,其CT表现具有良性肿瘤的特征,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易出现单或双侧多发病灶,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出的延迟廓清有一定的特异性,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多可于术前做出定性诊断。 霍敏华 王伟军关键词:腮腺 腺淋巴瘤 WARTHIN瘤 CT 腮腺混合瘤 43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随访观察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主动脉溃疡病变出现进展,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手术组首诊时最大PAU容积为(1.21±0.07)cm3,非手术组为(0.84±0.14)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U的容积与病情进展相关,它可以预测患者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病变是否进展。 王伟军 陈述 权晖 李金保关键词:随访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影像学诊断探讨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lignant Adenomyoepithelioma,MAME)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该病术前影像诊断的可能性及方法。材料与方法:将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X线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并复习近年来对该病影像学表现有较详细描述的文献,研究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X线表现常见为分叶状高密度肿块,轮廓清晰,边缘光滑或有毛刺,内密度可不均匀,周围无其他恶性征象。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或边界清楚以实性成分为主的包块,轮廓可呈分叶状,部分包块内见大量液性暗区,肿瘤血供丰富,对周围组织结构无明显浸润。结论: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X线及超声表现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形态学表现介于良恶性之间,内部密度或回声不均,结合患者病史较长,有短期内突然增大的病史时,要注意存在该病的可能,要进一步追查。 王伟军 张宝荣 王德 任转琴 何海林关键词:乳腺肿瘤 恶性腺肌上皮瘤 乳腺X线 乳腺X线图像表现类型与月经史相关性的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图像表现类型与月经史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分析经GE Senographe DMR+钼铑双靶乳腺对201例女性双侧乳腺X线图像类型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共201例研究对象,其中脂肪型乳腺58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8.86%;少量实质型乳腺47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3.38%;多量实质型乳腺51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5.37%;致密型乳腺45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2.39%。初潮年龄≤14岁组与>14岁组相比,乳腺X线图像类型存在差异,χ2=8.090,P<0.044;绝经状况分为未绝经组、已绝经组,乳腺X线图像类型存在差异,χ2=49.787,P<0.000。结论:初潮年龄早、绝经前的女性,乳腺腺体含量多,乳腺密度高。 张宝荣 任转琴 王伟军 王德 何海林 李勃关键词:月经史 MRI脂肪抑制序列在早期诊断腰椎小关节退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价值,优化腰椎的MRI扫描序列。方法回顾性分析568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影像学资料,运用χ~2检验对其每项影像学征象的常规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抑制序列显示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炎性渗出性病变优于常规MRI(P<0.05);而对于关节骨质退变的观察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的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行常规MRI检查的同时应加扫轴位薄层脂肪抑制序列。 王伟军 霍敏华 张雷 索凌云 任转琴 陈涛 李静 苟晓光 李莉关键词:腰椎小关节退变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 CT层厚对肺炎人工智能诊断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CT影像层厚参数对肺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具体影响,探讨提高肺炎AI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可行途径。方法:回顾性收集22例不同类型肺炎患者的CT检查数据,每例包含同期胸部CT完整的厚层(5 mm层厚)和薄层(1.25 mm层厚)数据,采用AI软件进行智能诊断。以2名主要从事胸部影像诊断的副主任医师判读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比AI软件识别出的全肺体积、病变体积、非实性成分占比结果,并逐一对照图像寻找出现差异的原因。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软件处理厚层(5 mm层厚)图像时,肺门部大血管断面、脏器边缘弧形表面形成的容积伪影易被识别为病灶,与胸壁或纵隔相连的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实变组织等易识别错误,减小层厚至薄层(1.25 mm层厚)图像可予以改善。AI软件测量的非实性成分占比在不同临床类型肺炎中有较明显差异,层厚对AI软件测量病灶内非实性成分占比也有影响,但对具体病例而言大部分影响不大。结论:CT层厚参数对肺炎AI软件识别全肺体积、病变体积有明显影响,薄层图像识别准确率可明显提高,但仍需改进。层厚对病灶内非实性成分占比测量影响有限,非实性成分占比等病灶内部参数在肺炎临床类型鉴别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王伟军 习羽 田宏哲关键词:肺炎 人工智能 CT 全身弥漫性骨质硬化性疾病的X线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4 2013年 骨质硬化是指单位体积骨组织内矿物质增加或钙化骨过多。其在X线上表现为骨密度增高,皮质变厚,髓腔缩小或闭塞,骨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清。累及全身多骨的骨质硬化其发病原因较多,如:石骨症、氟骨症、成骨性转移瘤、肾性骨硬化、骨髓纤维化等,因其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影像实际工作中常不易做出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遇到的8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全身多发骨质硬化性病例,对比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类病变的进一步认识。 王伟军 王德 任转琴 刘霞关键词:X线诊断 全身 影像学特点 骨密度增高 气管及支气管裂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提高对气管、支气管裂伤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1例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气管、支气管裂伤由外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胸部X线表现为气胸并可能为张力性气胸,肺不张、皮下气肿。CT三维重建可很好的显示裂伤情况;支气管镜在急诊时对诊断及治疗均有帮助,而在急性期后价值不大。结论:发生交通事故、撞击、挤压等外伤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临床表现X线检查有气胸、肺不张、皮下气肿。胸骨和第1—3肋骨骨折应想到有气管、支气管裂伤的可能,立即行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 王德 王伟军 李堃 薛克关键词:CT三维重建 X线 支气管镜 X线与核素骨显像诊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2007年 目的:提高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影像诊断率。材料与方法:通过对2份病例的X线和核素骨显像图像分析,总结各自的影像学特性,并复习资料,对比两者的优缺点。结果:HPO在X线与核素骨显像上都有特征性的表现,但X线特征性更明显,且检查费用低,而核素骨显像敏感性更高。结论:对可疑HPO患者,应及早行X线检查,必要时与核素骨显像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率。 王伟军 强兴军 薛克 何伟关键词:X线 核素骨显像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基于自由软件的临床病例采集与教学系统 目的 医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病例资料的采集、积累及经验的总结。临床病例的采集是绝大部分临床研究的前题。而国内目前还没有一种非常成熟有效的,可以广泛推广的病例采集方案。本文目的是组建简单实用的医学影像病例采集与随访系统,... 王伟军 张伟 张宝荣 任转琴关键词:PACS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