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荣
- 作品数:1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 创新城市管理 整体提升城市功能
- 2012年
- '三区三城'建设目标的科学定位,是关系苏州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发展质量根本取向的问题。2005年,苏州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省定指标';十二五'期间,苏州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此发展进程相适应。
- 徐伟荣田芝健
- 关键词:财政财政金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 苏州三十年历程架构
- 2008年
- 三年前曾参与《苏州之路》一书的撰写,有机会对苏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番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思考。但即使作为苏州改革开放实践的亲历亲为者之一,要想客观系统地反映这段历史还是相当困难的。现设想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以便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苏州的发展实践并指导未来的发展。
- 徐伟荣
- 关键词:架构科学发展观坐标系
- 弘扬和合文化 建设苏州生态文明
- 苏州是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和合文化是吴地文化的闪光点,本文拟以和合文化为魂,苏州实践为体,从"人间天堂"的历史演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感悟和合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时代意义。
- 徐伟荣
- 关键词:和合文化生态文明
- 文献传递
-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 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基于苏州沿太湖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该文从分析研究苏州沿太湖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入手,站在长三角区域进入高铁时代和后世博时代的战略高度,回答了人们所关注的保护与发展、生态与文化、东太湖整治与滨湖新城建设等等敏感问题。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发展战略思路,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实现路径。文章同时提出了"抓住生态文明纲,走好富民强市路"、"深挖河、广植树、控人口"等重要指导思想,"把苏州沿太湖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花园"的近期目标和"把环太湖城市圈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花园式湖泊城市"的远期目标。
- 徐伟荣
- 关键词:绿色低碳
-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 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苏州沿太湖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12年
-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和区域特征。苏州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三区三城”建设的实践中拉开了太湖时代的序幕。所谓的“太湖时代”,是宏观层面的网络时代、生态文明时代与长三角区域层面的高铁时代、后世博时代在苏州的聚焦点,是太湖的客观存在和苏州的发展轨迹在时空维度上的交会点,是人们合理保护和利用母亲湖的知行过程中的转捩点。因而,“太湖时代”核心内核在于时空维度的转换和思维观念的转变,并通过科学的实践对太湖功能的张扬和潜能的挖掘。
- 徐伟荣
- 关键词:太湖示范区共同体经济转型升级低碳
-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长三角地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将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区域内的要素集聚流转主要不是表现为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争夺;二是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集聚辐射的未来腹地将在区外而不是区内。该文认为应对这一趋势的办法:一是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一个最重要的软件问题便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其中涉及到两个越来越显得突出的体制性障碍:一个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问题,一个是土地制度问题。如果我们在这两个问题上取得突破,新农村建设也好,“三农”问题也好,都将事半功倍。
- 徐伟荣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
- 天人合一的文化地标——从赵宧光寒山轶事折射太湖文化精华被引量:1
- 2010年
-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换言之,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而且惟有文化的存续和发展才因此而有了历史的记忆和积淀。
- 徐伟荣
- 关键词:文化精华天人合一太湖轶事寒山
- 三维勾勒新姑苏繁华图——“三区三城”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初探
- <正>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变化之后,尤其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大洗牌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人们都在冷静地总结和反思,审慎地探索和实践,摆在我们面前都有一个...
- 徐伟荣
- 文献传递
- 世博精神与和合文化
-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准确把握和充分体现了世博精神,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玄奥的禅机。和合文化的现世意义恰恰就在于能够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寒山与拾得所代表的隐逸文化有助于回答什么...
- 徐伟荣
- 关键词:世博会文化
- 文献传递
- 城乡统筹 标本兼治——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 1.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自给、半自给小农经济和数十年的计划经济的统治之后,在缺少充分的理论准备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靠"摸着石头过河" 开始起步和大规模推进的,其伟大和艰难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
- 徐伟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