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冠军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麻醉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盐酸羟考酮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镇痛
  • 1篇神经外科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镇痛
  • 1篇术后镇痛
  • 1篇七氟烷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全身麻醉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郭冠军
  • 2篇李保林
  • 2篇王其敏
  • 2篇李正凯
  • 1篇赵伟新
  • 1篇吕东东
  • 1篇孙鼐
  • 1篇冯玉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对比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比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实施麻醉过程,研究组采用七氟烷实施麻醉过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期的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对比都不存在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实施麻醉过程,都能够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七氟烷实施麻醉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较低,恢复块。
李正凯郭冠军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镇痛方法将产科分娩镇痛的80例产妇分为硬膜外组(硬膜外阻滞)和联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另选取120例同期未实行镇痛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变化、母儿合并症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硬膜外组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阻滞后头痛、皮肤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可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阴道顺产率,但是提高了产钳助产率,且与产程中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的发生有关。
赵伟新孙鼐郭冠军李保林王其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分娩
术中给予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镇痛与镇静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术中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对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根据术中盐酸羟考酮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40例)和B组(48例),A组予以0.03mg/kg盐酸羟考酮静滴,B组予以0.05mg/kg盐酸羟考酮静滴,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静和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0min,A组和B组镇痛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和30min后A组和B组镇痛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予以0.05mg/kg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后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郭冠军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神经外科镇痛
不同麻醉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处理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处理效果,总结麻醉经验,为临床麻醉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每组各30例,复合麻醉组采取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组则实施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复合麻醉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发生高血压1例、心动过速及恶心呕吐各2例,发生率为16.67%,全身麻醉组患者发生高血压1例、心动过速3例、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为2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可以有效改善各项循环、呼吸指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
李正凯冯玉郭冠军吕东东王其敏李保林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