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慧君

作品数:31 被引量:20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血管
  • 10篇缺血
  • 9篇梗死
  • 8篇氯吡格雷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阿司匹林
  • 7篇血管狭窄
  • 6篇动脉
  • 6篇颅内
  • 5篇短暂性
  • 5篇短暂性脑缺血
  • 5篇短暂性脑缺血...
  • 5篇血性
  • 5篇睡眠
  • 5篇脑缺血
  • 5篇脑缺血发作
  • 5篇颈动脉
  • 5篇斑块
  • 4篇血小板

机构

  • 30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沧州医学高等...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吴慧君
  • 16篇刘辉
  • 16篇左凤同
  • 12篇刘洁琼
  • 11篇董爱勤
  • 8篇张丽华
  • 6篇范桂梅
  • 4篇杨丽军
  • 4篇曲明卫
  • 4篇代杰
  • 4篇董爱琴
  • 4篇李倩
  • 2篇张福波
  • 2篇顾宇
  • 2篇杨潮萍
  • 2篇刘晶瑶
  • 1篇张红霞
  • 1篇芮汉臣
  • 1篇周冠军
  • 1篇侯丽颖

传媒

  • 6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焦虑、抑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56例TIA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量表测评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其中伴焦虑和(或)抑郁症状者33例(A组),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者(B组)23例。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显示A组PSQI总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仪(PSG)显示A组较B组觉醒时间延长,非快速眼动(NREM)期N1、N2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焦虑、抑郁症状TIA患者觉醒时间延长,NREM期N1、N2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
刘洁琼刘辉吴慧君左凤同董爱勤杨丽军顾宇代杰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焦虑抑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多导睡眠图
以显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起病的LGI1脑炎1例报告被引量:1
2022年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anti-leucine-rich-glioma-inactivated 1 Limbic Encephalitis,LGI1)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多表现为抽搐、亚急性起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aci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以及顽固性低钠血症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一般较轻微且常作为合并症存在。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显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起病的LGI1脑炎患者报道如下,以期加强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
门玉娇姚玉芳王建平王泽宇吴慧君刘晶瑶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低钠血症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及神经肽Y水平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CycC)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且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86例(观察组),其中不稳定斑块组49例,稳定斑块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受试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并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血清胱抑素C,神经肽Y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神经肽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P<0.01),观察组中不稳定斑块组血清胱抑素C,神经肽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神经肽Y水平异常升高有关,降低两者水平对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曲明卫吴慧君王立敏李倩范桂梅张丽华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清胱抑素C低密度脂蛋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的特点。方法 56例TIA患者(TIA组)和6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分别接受临床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G、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PSQI显示TIA组中有睡眠障碍者占48.2%(27/56),对照组中占13.3%(8/60),TIA组PSQI总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G显示TIA组与对照组相比,睡眠效率明显降低,非快速眼动(NREM)期S1期睡眠时间明显延长,S3、S4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睡眠效率降低,NREM期S1期睡眠时间明显延长,S3、S4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
刘洁琼刘辉吴慧君左凤同代杰董爱勤杨丽军顾宇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多导睡眠图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检查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探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检查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脑梗死(CI)15例,设为甲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5例,设为乙组,均给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检查,并选用三维时间飞跃法、T1WI、T2WI、质子加权成像序列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结果:甲组患者中,破损纤维帽4例,完整薄纤维帽5例,完整厚纤维帽6例,斑块内出血6例,斑块内纤维化8例,斑块内钙化10例,脂质池与坏死核心12例;乙组患者中,破损纤维帽5例,完整薄纤维帽5例,完整厚纤维帽5例,斑块内出血10例,斑块内纤维化6例,斑块内钙化11例,脂质池与坏死核心14例,2组患者各类斑块成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施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检查,可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确定斑块稳定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参考。
刘辉董爱琴左凤同吴慧君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MRI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老年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2017年
探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观察对象;临床针对患者的血流情况全部选择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实施疾病诊断,针对患者的病变情况,临床均选择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在大脑中动脉以及大脑前动脉Vs值、Vd值以及Vm值几方面,脑卒中患者患侧低于患者健侧尤为明显(P<0.05);在大脑中动脉以及大脑前动脉PI值方面,脑卒中患者患侧高于患者健侧尤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实施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检查,针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可以进行有效检测,针对患者的病变形式可以进行准确判定,最终为老年脑卒中疾病的成功治疗做出充分肯定。
刘辉董爱琴左凤同吴慧君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老年脑卒中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2017年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30例疑似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和3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给予MRA(常规脑磁共振血管成像)和HRMRI诊断,对2中检查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评比。结果:颅内动脉管腔无异常时会清晰显示,管壁以细线状态显示出来或者完全不显示,30例患者(35支)的颅内动脉检查结果显示,MRA和HRMRI均未发现异常者共8支;MRA和HRMRI显示结果一致者5支,其中MRA显示正常者3支,但HRMRI检查发现管壁结构不正常,另外3支MRA检查发现存在狭窄,但HRMRI检查发现管腔呈现出外径缩窄状态,但管壁结构正常;MRA和HRMRI显示结果一致者32支,MRA检查发现狭窄,HRMRI检查发现存在斑块或管壁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厚。结论:相比于常规MRA,HRMRI可将颅内动脉的具体管壁结构清晰显示出来,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
刘辉董爱琴左凤同吴慧君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因缺血性卒中且伴颅内外血管狭窄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卒中复发率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9.8%、28.3%,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短期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没有严重的出血事件发生。
左凤同刘辉吴慧君刘洁琼苏娜董爱勤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氯吡格雷血管狭窄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对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被引量:48
2016年
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对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进行研究。方法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复发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效果更明显;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恶心、腹胀、腹痛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对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短期二级预防有较好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
左凤同董爱勤刘辉吴慧君苏娜刘洁琼
关键词: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
橄榄-桥-小脑萎缩患者1例临床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被认为是多系统萎缩(MSA)的一个类型。根据受累的部位,临床症状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及脑干相应症状为主,临床症状结合头部MRI平扫T2WI序列的"十字征"特征性影像学改变为该病诊断的有力支持证据。现将收治的1例病程为半年的OPCA患者报道如下。
门玉娇刘晶瑶吴慧君
关键词:小脑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MRI平扫十字征OPC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