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萍
- 作品数:45 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研究初探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究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卵巢癌研究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各20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血清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基本相似,但在约1010、1158、1283、1520、1646、2307和2661cm-17个拉曼频移附近,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谱峰强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在其余大部分波段,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强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初步区分卵巢癌及健康人血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叶慧帆王艳云刘力山赵晓晶何秀萍
- 关键词:卵巢癌血清拉曼光谱
- 药物流产致瘢痕子宫破裂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1
- 2004年
- 何秀萍安牧尔吴春凤
- 关键词:药物流产瘢痕子宫破裂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和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CD40和NF-κB在子痫前期患者组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子痫前期患者组的血清冲击人HUVEC株,电镜下观察HUVEC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下测定细胞的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HUVEC中CD40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1电镜下正常孕妇组HUVEC呈"铺路石"状单层镶嵌排列,子痫前期组HUVEC形态呈典型损伤改变,细胞稀疏,细胞核与细胞浆分界模糊不清,胞浆中有暗色颗粒。2流式细胞仪测定子痫前期组HUVEC的细胞凋亡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 RT-PCR测定显示子痫前期患者组HUVEC中CD40m RNA及NF-Bm RNA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的CD40和NF-k B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CD40和NF-κB的激活均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淑媛邢焱玲孙敬霞吴春凤何秀萍
- 关键词:子痫前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因子-ΚBCD40
- AgNO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定量研究
-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细胞内物质定量检测技术,国内外学者发现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区别良恶性病变、肿瘤的分级及分型、判断肿瘤的预后及疗效等有重要价值,且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
- 何秀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AGNOR
- 卵巢癌形成、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18年
-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最高。近几年卵巢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患者年轻化,为了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该领域目前集中于研究卵巢癌的形成和转移的机制、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这些领域近几年研究的最新进展。
- 周琳何秀萍
- 关键词:卵巢癌
- 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研究初探
- 目的:探究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卵巢癌研究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各20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血清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基本相似,但在约1010、1 158、1283、15...
- 叶慧帆王艳云刘力山赵晓晶何秀萍
- 关键词:卵巢癌血清拉曼光谱
-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上皮性卵巢癌的作用被引量:6
- 2020年
- 上皮-间质转化(EMT)将良性肿瘤转化为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肿瘤的潜在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它是一个复杂及可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表型、功能及大量分子表达发生变化。EMT是正常胚胎发育所必需的生理过程。然而,在病理情况下,这种转变可能是变态的,且有文献报道,EMT在上皮性肿瘤的发生、侵袭及转移过程起关键作用。它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本文对EMT多个信号通路及相关转录因子(ZEB1、KLF4)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为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袁少艳何秀萍
- 关键词:信号通路
- 156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 1997年
- 辛维芝王湘杰何秀萍刘秀清于跃欣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阴道超声检查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穿刺术慢性输卵管炎
- miRNA表达谱与上皮性卵巢癌
- 2017年
- Micro RNA(miRNA)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高度保守,长度大约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起着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目前认为miRNA能调控细胞周期、凋亡、分化、发育和新陈代谢等,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异常表达的miRNAs表达谱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相关研究表明,miRNA能够以一种被保护的状态存在于血清及血浆中,因此miRNA表达谱的发现具有易检测性、重现性以及非侵袭性。研究显示血清及血浆中miRNA表达谱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生物信号分子,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化疗药物应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对miRNA表达谱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总结。
- 赵晓晶刘莉霞辛艳李季扬何秀萍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MIRNA化疗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PCR-SSP)技术,检测33例卵巢癌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IL-10基因多态性。结果-819位点卵巢癌患者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5.5%比21.0%,P<0.05),C/C和T/T基因型频率虽然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比20.0%和48.4%比59.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2位点卵巢癌患者C/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5.5%比21.0%,P<0.05),C/C和A/A基因型频率虽然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比20.0%和48.4%比59.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2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卵巢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2、-819、-59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卵巢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819C/T和-592C/A基因型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 何秀萍王丽丽赵辉吴迪汤海蒂曹峰林
- 关键词:卵巢癌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