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但静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鱼糜
  • 3篇活性
  • 2篇食品
  • 2篇水产
  • 2篇水产食品
  • 2篇体重
  • 2篇鲢鱼
  • 2篇抗冻剂
  • 2篇分子
  • 2篇半胱氨酸
  • 2篇草鱼
  • 2篇草鱼鱼糜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多聚磷酸盐
  • 1篇鱼饼
  • 1篇鱼脯
  • 1篇鱼肉
  • 1篇凝胶强度

机构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但静
  • 8篇李树红
  • 6篇钟海霞
  • 6篇李冉
  • 5篇李美良
  • 5篇陈治光
  • 3篇胡强
  • 2篇苏赵
  • 2篇杨娟
  • 2篇陈海
  • 2篇杨娟
  • 2篇李新
  • 1篇陈秀华
  • 1篇杨锦
  • 1篇梁宇
  • 1篇林灵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体重对草鱼鱼肉鱼糜特性的影响
2021年
【目的】了解体重对草鱼鱼糜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养殖场来源相同、健康鲜活、符合体重要求的雄性草鱼10尾。以采肉率、盐溶性蛋白、鱼糜白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作为品质指标,对3组不同体重草鱼鱼糜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草鱼采肉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加,B组(1500 g±150 g)和C组(2000 g±200 g)草鱼的采肉率、漂洗前后的鱼糜总巯基含量及鱼糜凝胶的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P<0.05)高于A组(1000 g±100 g);3组草鱼盐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组草鱼漂洗后白度、漂洗前后Ca^(2+)-ATPase活性、鱼糜凝胶强度、凝胶质构特性中咀嚼性和胶黏度均显著(P<0.05)高于B组及A组。【结论】3组草鱼鱼糜品质优劣依次为C组>B组>A组;在生产冷冻鱼糜或鱼糜制品时,C组体重的草鱼最适合作为原料。该结果有助于合理选择适宜的原料草鱼规格,从而保证稳定的鱼糜及其制品品质。
谭小千但静李树红
关键词:草鱼体重
鲢鱼肝脏中高分子CPIs提取方法的建立及其鉴定
2018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热处理条件及pH值对鲢鱼肝脏中高分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CPIs)提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其对CPIs在TSK液相上高分子质量部分的蛋白峰值和比活力(荧光合成肽底物法)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粗提条件为:以含5 mmol/L的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100mmol/L的Tris,3 mmol/L的EDTA(pH 7.5)作为提取缓冲液,而后在pH 8.7碱处理条件下经90℃加热5 min后,再回调到pH 7.0。用该法制备的鲢鱼肝脏CPIs粗提物经制备型Sephacryl S-200分子筛层析,分离得到的高分子活性部分,进一步经过反相酶谱法鉴定得到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活性CPI,推测其可能是与某些蛋白结合形成了复合物,或是高分子CPIs的二聚体形式。
蒋然然钟海霞但静陈治光李冉蒋光阳杨娟李美良李树红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高分子
一种川味鱼脯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川味鱼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川味鱼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经擂溃、凝胶化、烘干、焙烤、灭菌制成,新鲜鱼肉90~110份、冰水20~40份、食盐2~4份、味精0.7~0.9份、白砂糖4~6份、淀粉9~11份、蛋清2~4份...
李树红李美良胡强钟海霞李冉但静邹庆宏杨娟柯勤勤马璐阳苏赵
文献传递
4℃下鲢鱼重组Cystatin稳定性分析
2015年
重组鲢鱼Cystatin是一种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研究其在4℃冷藏条件下的稳定性,可为未来将Cystatin蛋白应用于食品保藏、加工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首先确定鲢鱼重组Cystatin的抑制活性单位,并研究其在4℃贮藏不同时间内的活性变化趋势;同时,分别采用Tricine-SDS-PAGE和Gelatin-Substrate-Active Tricine-SDS-PAGE及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该重组Cystatin蛋白的分子降解情况.结果显示:重组0.18 mg/m L(即25 unit/m L)的Cystatin蛋白在4℃、p H=7.0条件下贮存15 d,活性几乎无损失且未发生降解,主要为Mr 20×103蛋白形式;17-21 d内逐步降解为Mr 14×103,但21 d时Cystatin抑制活性仍保持在80%以上;33 d时活性则迅速下降50%,Mr20×103的Cystatin蛋白完全降解,即液相检测图谱中峰2消失,有活性的Mr 14×103形式即峰3降解成低活性的Mr 12.55×103的峰3′,同时降解峰4、峰5、峰6即Mr 6.5×103、Mr 4×103左右的小肽片段比例快速升高,标志Cystatin明显失活.本研究表明,鲢鱼重组Cystatin蛋白在p H=7.0的液体环境中,4℃冷藏稳定性良好,活性及其完整性可保持约30 d.
马璐阳蒋然然陈治光陈海李冉但静钟海霞李树红
关键词:鲢鱼稳定性降解
一种鲜鱼饼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鲜鱼饼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鲜鱼饼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新鲜鱼肉90~110份、水20~30份、淀粉10~15份、糕点粉6~10份、蛋清3~5份、食盐2~3份、味精0.5~1.5份、白砂糖1~3份、胡椒粉0.1~0....
李树红钟海霞胡强李美良但静李冉杨娟蒋然然陈治光陈海
文献传递
不同体重草鱼鱼肉和鱼糜特性及其鱼糜抗冻剂优化研究
本文以不同体重(1000±100g、1500±150g、2000±200g)的草鱼为对象,通过宰杀后pH值变化、僵硬指数、水分含量、Ca2+-ATPase活性、总巯基、组织蛋白酶B和L活性、凝胶强度等指标,研究其鱼肉特性...
但静
关键词:草鱼鱼糜抗冻剂
文献传递
建鲤组织蛋白酶L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首先采用TA克隆技术克隆建鲤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 L)成熟肽基因片段并进行双酶切鉴定,进而构建表达载体CAT L-p ET-30a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经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在37℃诱导2 h表达重组CAT L蛋白。而后经尿素梯度洗涤和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利用SDS-PAGE检测诱导效果和纯化过程。最后以荧光合成肽底物(Z-Phe-Arg-MCA)测活法鉴定建鲤重组CAT L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以及鱼糜生产和冻藏中常用添加剂对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片段,与鲤鱼CAT L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11%。SDS-PAGE分析表明经诱导、尿素梯度洗涤及亲和层析后,成功获得高度纯化目的蛋白,分子量约28 ku。活性鉴定结果表明重组CAT L在20~50℃及p H3.0~6.5范围内稳定;氯化钠、焦磷酸钠对重组CAT L活性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而各浓度蔗糖、山梨醇则对其活性无明显作用。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建鲤CAT L,并阐明了热、p H及鱼糜生产和冻藏中常用添加剂对该酶稳定性的不同影响。
李冉陈治光蒋然然陈秀华李树红李新钟海霞但静
关键词:建鲤组织蛋白酶L克隆表达纯化
海藻糖对草鱼鱼糜冻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为研究添加海藻糖对草鱼冷冻鱼糜蛋白质变性的抑制效果,首先检测冻藏期(12周)内各组盐溶性蛋白、总巯基、Ca^(2+)-ATP酶活力、羰基含量的变化,发现6%添加量能最大程度地抑制蛋白质的变性,并于冻藏6个月后对基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其凝胶强度达3 026g·m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发现该组鱼糜凝胶超微三维网状结构更为紧实、致密、坚韧。综上表明,6%的海藻糖能抑制草鱼鱼糜蛋白在冷冻过程中的变性,延缓鱼糜冻藏品质的下降,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商业鱼糜抗冻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苏赵胡强李树红但静李美良林灵白稚子杨娟柯勤勤
关键词:草鱼鱼糜海藻糖抗冻剂
草鱼肝胰中CPIs初步分离鉴定及其活性测定被引量:2
2015年
首先比较了偶氮酪蛋白(Azocasein)法和荧光合成肽底物法,在监测草鱼肝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s(cysteineproteinaseinhibitors)活性时的适用性。进而通过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酶谱和免疫印迹法,对草鱼肝胰中CPIs的分子量分布及可能的家族类型进行定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粗提液中加入丝氨酸蛋白酶不可逆抑制剂(40mmol/LPMSF或0.4mmol/LPefablocSC),或经90℃加热5min,仅荧光合成肽底物法可准确地监测到CPIs活性的变化。液相色谱结果显示,草鱼肝胰中存在分子量(98、26、12、5-1ku)不同的CPIs活性部分。但反相酶谱法仅能够判断其中大于20ku的CPIs。而免疫印迹法证明存在约12ku的Cystatin(家族II)类型CPIs,发现小于12ku的显色条带,可能是该蛋白降解形成的低分子量的活性片段。
蒋然然梁宇陈治光杨锦李新但静李冉钟海霞李美良李树红
关键词:活性测定分子量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