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龙

作品数:8 被引量:107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回应
  • 3篇信息不对称
  • 3篇舆情
  • 3篇政府
  • 3篇政府回应
  • 3篇政务
  • 3篇社会情绪
  • 2篇回应性
  • 2篇公民
  • 2篇公民参与
  • 2篇网络问政
  • 1篇东三省
  • 1篇信息传递
  • 1篇政府回应性
  • 1篇政府治理
  • 1篇制度化
  • 1篇审议
  • 1篇审议民主
  • 1篇市领导
  • 1篇诉求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李慧龙
  • 3篇李靖
  • 2篇于君博
  • 1篇刘皓

传媒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电子政务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研究
公民参与和政府回应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议题。及时、主动、有效的政府回应是实现实质性公民参与的必备要件和重要考量标准,而政府回应机制的短缺则构成当前提升我国公...
李慧龙
关键词:政府回应公民参与回应机制
文献传递
数字政府治理的回应性陷阱——基于东三省“地方领导留言板”的考察被引量:60
2019年
对于数字政府治理的回应性内涵与现状,已有研究仍存在模糊之处。通过回归基本概念,从事实与价值兼顾的双重维度对"回应性"进行了新的辨识:既包括事实维度的有回应、快回应和照章办事地解决问题,也要注重价值维度的释因、补偿与协商。借此考察作为数字政府治理重要形式的留言板类型的网络问政的回应性,在事实回应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政府存在的"选择性回应"痼疾,并发现其呈现出回应率的波动性、回应速度的随意性以及维稳导向下的"条件性解决"特征;在价值回应层面发现政府在公众诉求的解决或未解决方式上裁断性强于对话性、有释因而少疏解,缺乏对公众认知与情感的顾及。最后,反思了数字政府治理亟需走出的两个回应性陷阱:"裁断型"回应的思维桎梏与"粗放型"回应的行为惯性。
李慧龙于君博
关键词:政府回应网络问政留言板
政务舆情中的社会情绪治理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对政务舆情的有效应对是近年来政府在网络治理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其中,社会情绪,尤其是消极社会情绪作为政务舆情的核心内容、态势表征以及助燃剂,构成了政务舆情应对的一个应然且关键面向;同时,在新媒体、后真相(Post-tr...
李慧龙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文献传递
“网络问政”中的回应性——对K市领导信箱的一个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近年来,网络问政平台的涌现带来了政府与公众互动模式的革新,但技术的升级未必意味着政府回应性的真实提升。已有研究揭示了网络问政中存在政府回应的"选择性"与"有条件性"问题,但普遍存在测量方法的间接性和测量内容的简单性局限。政府对网络问政的回应质量究竟如何,我们依旧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缺憾,选取K市领导信箱为研究对象,对其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情况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发现,K市政府回应与公众所提问题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回应时效、回应内容和问题解决方式上整体质量不高且存在不确定性,其透露出的是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专断性、官僚式与形式化的治理思维惯性。探索合作治理型的回应模式,并通过制度化建设为之提供标准化、规范性的实践依据,是改进网络问政中政府回应性的应有之义。
于君博李慧龙于书鳗
关键词:网络问政政府回应性
审议民主视角下的民事民议实践研究——以吉林省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勃兴的审议民主理论是在西方国家代议制民主遭受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其对话性、代表性、公开性的公民参与理念与程序设计主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治理创新公民参与形式、进行民事民议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以审议民主理论为视角,选取了"吉林省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民事民议实践为案例,对我国民事民议实践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李靖李慧龙
关键词:审议民主公民参与
政务舆情回应中的信息不对称探微被引量:10
2018年
政务舆情回应中政府与公众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已是学界共识,但其成因和作用机理却少有人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探究与现实中的全面考察。"委托—代理"关系框架下的传统研究范式使现有研究局限于"传者本位"的政府单一主体论视角,而结合信息论中关于信息传递环节与干扰的基本观点,可以发现政务舆情回应中存在内生性、自然性和主观性信息不对称的逐节递长问题及其作用于政务舆情演化的"信息——情绪"逻辑。从信息不对称治理的角度反观我国政务舆情回应改革,当前的法治路径有其局限性,在"合乎规范"的社会规制之外更需进行"合乎规律"的舆情信息治理与"合乎情理"的社会情绪疏导。
李靖李慧龙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社会情绪
从民间自发转向制度自觉: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动因与路径被引量:4
2014年
依赖于网络监督的开放性、时效性和低成本等特征,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形式,并且呈现出由初始的民间自发行为转向政府引导下的制度化发展趋势。然而,在公民社会仍不成熟、相关制度仍不健全的现实情境下,中国的网络反腐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进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存在着民众非理性、手段非法治化、信息虚假性等方面的局限。为此,应从健全网络反腐法制保障、营造互联网道德文化环境、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强化政府回应机制等方面推进中国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进程。
刘皓李慧龙
政务舆情中的社会情绪生成与治理——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省思被引量:16
2019年
对政务舆情中社会情绪的有效治理,已成为当前提升政务舆情回应水平的关键所在。借助信息不对称视角的探析,可以较为系统地发现政府、网络媒体以及公众对舆情信息的掌控能力缺陷与选择性干扰,构成了政务舆情信息的内生性、外生性与主观性不对称,并成为在学理上解释消极社会情绪生成机理的重要维度。借此反观当前政府相关治理路径的有效性,可以发现其技术手段面临"传而不播"的政府回应瓶颈、"魔道斗法"的媒体监管难题以及"火上浇油"的社会伦理困境,法治手段面临滞后性、模糊性、间接性以及有限性阻碍;其治理路径的完善亟须走出政民关系对立化的问题定性定论误区、治理目标理想化的思维误区以及治理手段内卷化的策略误区。
李靖李慧龙
关键词:社会情绪信息不对称法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