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彬彬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锌指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黑色素瘤
  • 2篇MICROR...
  • 1篇蛋白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原代培养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增殖
  • 1篇支气管

机构

  • 7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7篇张彬彬
  • 5篇冯志伟
  • 4篇王磊
  • 4篇杨海杰
  • 4篇张亚平
  • 3篇丁琼琼
  • 1篇吴卫东
  • 1篇程彬峰
  • 1篇马双平
  • 1篇刘影影
  • 1篇赵乐
  • 1篇薛寒
  • 1篇谢云飞
  • 1篇高尧鑫
  • 1篇郭丹丹
  • 1篇马建

传媒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5特异性小干扰RNA载体构建及干扰效果评价
2016年
目的构建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5(PRDM5)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干扰载体并鉴定其干扰效果。方法根据小鼠PRDM5基因全长c DNA序列,设计合成6条siRNA干扰片段(si PRDM5-1、si PRDM5-2、si PRDM5-3、si PRDM5-4、si PRDM5-5和si PRDM5-6)和2条对照序列(si CTL-1和si CTL-2),并将前3条干扰片断和si CTL-1克隆插入p Silencer3.1-U6,另3条干扰片断和si CTL-2插入p Silencer4.1-CMV干扰载体中,构建小鼠PRDM5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si PRDM5-1、si PRDM5-2、si PRDM5-3、si PRDM5-4、si PRDM5-5和si PRDM5-6,2个对照序列si CTL-1和si CTL-2,并通过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验证,构建成功后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干扰效率。结果成功构建真核siRNA表达载体,并且所构建的6个干扰载体均可降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PRDM5基因mRNA表达(P<0.05)。其中si PRDM5-2和si PRDM5-6载体干扰效果最好。结论成功筛选出PRDM5特异性siRNA载体,为之后研究锌指蛋白基因PRDM5在小鼠黑色素瘤转移过程中功能及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丁琼琼张彬彬张亚平杨海杰王磊冯志伟
microRNAs在恶性黑色素瘤B16F0和B16F10细胞中差异表达的研究及miR-763对B16F10细胞增殖的影响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皮肤肿瘤,其是由来源于神经脊的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而产生的,一旦产生并进入快速生长期,则具有易侵袭、易转移、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microRNA(miRN...
张彬彬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机制细胞增殖
齐墩果酸对IL-1β诱导的SW982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1
2016年
在SW982细胞中,研究齐墩果酸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刺激的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MTT的方法检测齐墩果酸对SW982细胞的毒性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实验在蛋白及m RNA水平上检测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5、10、20μmol·L^(-1))对IL-1β刺激炎症因子IL-6、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eptidase-1,MMP-1)表达水平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分析齐墩果酸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PI3K/Akt)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40μmol·L^(-1))对SW982细胞几乎无毒性;对IL-6、IL-8和MMP-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地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ERK)、p38、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并且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齐墩果酸可能是通过MAPK、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IL-1β刺激的炎症因子的表达。
连俊江程彬峰高尧鑫张亚平马双平张彬彬郭丹丹薛寒冯志伟
关键词:齐墩果酸抗炎作用信号通路炎症因子
含MYND结构域的锌指蛋白10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表达纯化含MYND结构域的锌指蛋白10(ZMYND10)的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大鼠多克隆抗体。方法全基因合成ZMYND1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m-ZMYND10。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HisZMYND10,利用His标签镍柱纯化His-ZMYND10重组蛋白,并用泛素样蛋白酶1除去重组蛋白的His标签。用纯化蛋白免疫大鼠,蛋白A/G混合琼脂糖纯化血清得到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方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m-ZMYND10,并获得可溶性表达。利用His柱得到高纯度的重组ZMYND10抗原,免疫大鼠后纯化得到的ZMYND10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到B16F10细胞中过表达及内源性表达的ZMYND10蛋白,并可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ZMYND10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探索ZMYND10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磊张亚平杨海杰谢云飞丁琼琼张彬彬冯志伟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纯化
人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简易分离和培养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实验环境更贴合人体、方便快捷、细胞活性和纯度较高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获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患者正常的支气管上皮细胞,采用无血清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基(BEGM)进行纯化、分离,行原代培养并传代,锥虫蓝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状态并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倒置生物式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鉴定细胞。结果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平均存活率为(96.8±0.5)%,细胞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阳性,兔抗人细胞角蛋白8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质着色为绿色,细胞核复染为蓝色,鉴定为人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获取并采用无血清BEGM培养人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操作简便、快捷有效,细胞存活率较高,能够提高上皮细胞纯度,可以为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提供良好的模型。
谢冬翟成凯刘影影赵乐张彬彬吴卫东
关键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microRNAs在恶性黑色素瘤B16F0和B16F10细胞中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及分析黑色素瘤细胞B16F0和B16F10中microRNAs(miRNAs)表达差异性,筛选与恶性黑色素瘤增殖、迁移和侵袭相关的miRNAs。方法: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分别验证B16F0和B16F10细胞的差异,并通过Ribo Array TMmi DETECTTMMouse Array分析小鼠黑色素瘤B16F0和B16F10细胞中miRNAs表达的差异性,筛选出与恶性黑色素瘤相关的miRNAs,并应用real-time PCR验证筛选结果的可信性。结果:B16F10细胞比B16F0具有更强的迁移和增殖能力,芯片结果显示,与黑色素瘤B16F0细胞相比,在B16F10细胞中有38个miRNAs存在表达差异,其中15个miRNAs表达上调,23个miRNAs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对部分miRNAs进行验证,结果与芯片分析一致,其中miR-26a-1-3p、miR-28b、miR-29b-3p、miR-24-2-5p表达显著上调,而miR-763、miR-431-5p、miR-205-5p、let-7c-2-3p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差异表达的miRNAs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相关,可能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靶向依据。
张彬彬张亚平丁琼琼杨海杰马建冯志伟王磊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MICRORNAS表达谱REAL-TIMEPCR
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来源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肿瘤干细胞(CSC)是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CSC主要起源于发生基因突变的正常干细胞。CSC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不断分化的潜能,目前研究发现CSC与肿瘤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强耐药性有密切关系。通过针对CSC表面标志物,阻止(或抑制)CSC信号通路,诱导其进入细胞周期和改变CSC生长的微环境为基础的分子靶向治疗,将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王磊杨海杰张彬彬冯志伟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