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成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部暴发性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的影像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局部暴发性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的影像表现特征,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5例集中发病的不明原因肺部阴影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化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患者为集体居住,集中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病灶者21例,单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变者,以斑片状模糊病灶为主要影像表现。多发病变者表现为双肺多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部分融合成片状,肺内病变分布无规律可循。全部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并于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影像检查大部分肺内病灶有明显吸收(76%)。治疗后3周,80%患者影像检查正常。【结论】本组病例为局部聚集人口暴发流行,具有较强传染性,影像和临床表现符合一种病原体不明的非典型肺炎的特点。本组病例的影像表现应就肺炎球菌肺炎、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常见已知可致非典型肺炎的疾病进行鉴别。作者认为,本组病例虽然无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但不能除外不典型支原体或特殊类型的分枝杆菌感染或者为已知病毒抗原变异或某种新型病毒感染所致。
- 王宗烨刘文成张朝利费军郑成中
- 高压氧及金纳多治疗对新发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金纳多治疗对新发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为常规治疗组、高压氧+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金纳多治疗组。采用韦氏记忆量表Ⅲ分别对三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测试。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高压氧+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金纳多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高压氧+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金纳多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与高压氧+常规治疗组相比,高压氧+金纳多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为显著。结论高压氧治疗,尤其是高压氧合并金纳多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新发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 郝佳刘文成杨欣裘辉刘子沛吴洁
- 关键词:高压氧金纳多脑梗死
- 推拿治疗更年期女性眶上神经痛30例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颈椎手法治疗眶上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运用舒筋、复位、拔伸、调整手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眶上神经痛30例。结果经10~15 d治疗,临床治愈2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此方法在门诊治疗眶上神经痛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 闫虹李天军刘文成吴洁周莉陈平宋娟
- 关键词:眶上神经痛推拿手法更年期女性
- 不明原因传染性肺炎爆发流行26例病原学及免疫指标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敬华李丹肖敏贾丽萍陈兴明高娇许丽艳刘春雷刘文成
- 关键词:病原学检测非典型肺炎免疫功能传染性
- 早期应用高压氧进行脑复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脑复苏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 将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成早期HBO治疗组(发病l周内)和晚期HBO治疗组(发病1周后),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2组的HBO治疗压力、疗程均相同,但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不同.评定标准采用“2001年中国重新修订的PVS诊断和疗效评分标准(南京标准)”,在HBO治疗前和发病后的第6个月进行意识状态评定.结果 早期HBO治疗组18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4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2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7人(无效),有效率50.0%:晚期HBO治疗组53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9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1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4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25人(无效),有效率为45.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有效率与国内外报道的脑复苏成功率(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的HBO治疗可改善部分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保护残存神经细胞,提高智能水平,但早期、超早期HBO治疗不能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 潘树义孟祥恩李铭鑫张禹吕艳杨晨张良刘文成
- 关键词:心肺复苏高压氧脑复苏
- 条形码识别技术在医院门诊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尚颖吴洁刘文成
- 关键词:信息存储和检索条形码
- 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局部暴发流行26例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6例集中发病的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观察对象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2.5岁,均为同一单位,同一大楼集体居住.主要症状为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轻或缺如.肺部X线片均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全部住院隔离治疗;应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利巴韦林治疗16例,单纯抗病毒治疗8例.26例入院5d体温恢复正常.无呼吸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本病基本特征符合非典型肺炎特点且具有较强传染性,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呈人群聚集性,发病后迅速出现肺部片影;潜伏期0.5~6d.症状轻微,有自愈倾向.
- 刘文成王宗烨郑成中苗宁敬华李洁杨戈姜玉峰顾颖
-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传染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