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泛影葡胺与碘化油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复方泛影葡胺与碘化油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120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下,分试验组(60例,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对照组(60例,碘化油造影剂)。比较检查结果优良率、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检查结果优良率显著较对照组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可有效提高检查结果优良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 陈中银姚春刘勇陈邦敏
- 关键词:复方泛影葡胺碘化油造影剂
- QCT骨密度仪技术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定锥体骨密度(BMD)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纳入86例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93例临床拟诊断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组,由2名检测者、2次检测所有对象L1~L4椎体BMD,对比组间差异并评价QCT对BMD的检测重复性。结果观察组各年龄段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一检测者不同时间、不同检测者同一时间所测定BMD无明显差异(P〉0.05,ICC〉0.9)。结论 QCT骨密度仪可反映对象骨密度,且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对诊断骨质疏松有一定价值。
- 刘勇陈中银冯燕陈峥云李晓庆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可重复性
- 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在急性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0
- 2015年
-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的68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CT检查Ⅰ型骨折24例,Ⅱ型骨折18例,Ⅲ型骨折16例,Ⅳ型骨折6例,Ⅴ型骨折3例,Ⅵ型骨折1例,确诊率为100%;X射线检查膝关节骨折62例,疑似诊断4例,不明确诊断2例,不能诊断的类型胫骨髁骨折合并干骺端骨折,确诊率为91.18%,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8例在X线和CT检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劈裂移位和胫骨平台塌陷,两种检查方式数值差异比较显著(P〈0.05)。薄层CT及三维重建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要优于普通X线检查,可准确显示关节腔及关节面骨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中银
- 关键词:X线薄层CT三维重建急性膝关节损伤
- 多层螺旋CT在齿科全景成像的临床运用与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齿科全景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口腔、颌面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177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薄层重建,数据经处理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而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7例患者中,共检测出颌骨骨折95例,埋伏阻生牙59例,颌骨囊肿15例,下颌良性肿瘤5例,颌骨恶性肿瘤2例,牙龈癌1例。结论 MSCT齿科全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清晰地将上、下颌骨与牙齿的解剖结构及比邻关系反映出来,有助于提高牙根、牙髓腔、牙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水平。
- 陈中银陈帮敏刘勇陈峥云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 多排螺旋CT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将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X线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原因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诊断效果较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陈中银刘勇陈邦敏陈雪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消化道出血
- 使用直肠排便造影诊断便秘的价值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使用直肠排便造影诊断便秘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便秘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便秘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直肠排便造影进行检查,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排便前至排便中肛直角的改变量和肛上距。结果 :经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排便前至排便中肛直角的改变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中的肛上距明显小于对照组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38例患者的直肠出现前突,有1例患者发生肛管狭窄,有28例患者出现直肠前突并发盆底肌痉挛,有5例患者并发会阴下降,有4例患者并发直肠黏膜脱垂。结论:直肠排便造影可通过检测患者排便前至排便中肛直角的改变量和肛上距诊断便秘,并确认导致其排便不畅的解剖学功能障碍,有助于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中银刘勇李晓庆陈峥云李建国
- 关键词:直肠排便造影便秘
-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CT、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MRI诊断,对照组采用CT诊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分期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两组线样征检出率、单一囊变检出率、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实行对比,差异性均存在,P<0.05。结论:CT、MRI,均为常用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但后者分期检出率、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更高,并且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股骨头坏死诊断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陈中银陈雪陈邦敏刘勇
-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股骨头坏死
- 极泌尿系统先天发育畸形CT尿路成像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行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并对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病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泌尿系统肾脏畸形病种中,肾脏异位12例,孤立肾6例,肾异常旋转3例(盘状肾2例、马蹄肾1例),囊性不良发育肾6例,融合肾畸形3例。重肾重输尿管畸形17例(单侧重复肾重输尿管畸形13例、双侧重复肾畸4例)。结论 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在对30例泌尿系统先天发育畸形病种诊断过程中,全方位可靠的呈现了病变之间的关系和解剖结构,发挥了CT的优势,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缺点,大程度的降低了临床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 陈中银陈雪
- 关键词: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影像学诊断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经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疾病患者50例的MSCTU影像资料。结果该组50例患者中,MSCTU诊断符合率为98%(49/50)。结论针对泌尿系疾病的治疗,MSCTU在诊断过程中是一种较为准确、高效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 陈中银刘勇陈雪陈峥云李晓庆
- 关键词:MSCTU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膈疝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膈疝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13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检查资料,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膈疝的影像特征,并对膈疝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与临床特征进行比对。结果本文共13例膈疝患者,通过螺旋CT增强扫描,4例膈疝患者左侧膈肌破裂,胸腔左侧出现肠管影像,3例患者胃腔及肠管向上突入左侧胸腔内,5例患者左肺挫伤,肠管影突入左侧胸腔。结论螺旋CT能够准确的对患者胸部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做出及时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应得到广泛应用。
- 刘勇陈中银
- 关键词:螺旋CT膈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