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卉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肽聚糖对环磷酰胺杀瘤和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生物治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被认为是肿瘤治疗发展的方向.为探讨乳酸杆菌肽聚糖作为新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在肿瘤生物治疗中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乳酸杆菌肽聚糖(PG)和环磷酰胺(Cy)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荷瘤实验,研究两者杀瘤的协同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 马西艺乐国伟施用晖代卉
- 关键词:肽聚糖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肿瘤
- 小麦肽对受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氧化功能被引量:21
- 2009年
- 本研究旨在分析小麦蛋白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灌胃小麦肽10d,第8天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测定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含量、脾细胞增殖、体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处理显著的降低了小鼠血清中抗SRBC抗体(溶血素HC50)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伴随着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和MDA含量的提高。给小鼠灌胃小麦肽可以恢复HC50和脾细胞增殖,显著提高抗体生成细胞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此外,小麦肽增强了小鼠血清清除DPPH和清除·OH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小麦肽可以调节应激状态引起的机体抗氧化体系紊乱及免疫功能的降低。这可能与小麦肽缓冲自由基生成、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有关。
- 代卉乐国伟孙进韩芳施用晖
- 关键词:免疫抑制免疫作用抗氧化作用
- 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目的:体外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模型 方法:取健康胎儿脐带,采用体外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凝血因...
- 代卉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纤维化疾病白细胞介素-6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不同微生物诱导家蝇幼虫表达抗菌肽的特性被引量:11
- 2006年
- 研究不同微生物诱导家蝇幼虫表达的抗菌肽特性。用3种不同的病源菌通过针刺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表达抗菌肽,通过Sephadex G25分离,用Hult mark改进法和抑菌圈测定法作抑菌试验,用毛细管电泳(CE)分析不同微生物诱导得到的抗菌肽样品差异,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发现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性,但不同样品对不同病源菌抑菌活性有差异,不同测定抑菌效果的方法对抑菌结果有影响,各种抗菌肽样品CE蛋白谱具有明显不同。抗菌肽样品都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说明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类型以及抗菌肽含量与诱导源有关,抗菌肽为家蝇幼虫体内固有成分,诱导增加了抗菌肽的表达量同时刺激新抗菌肽的产生。用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家蝇幼虫可产生较多含量高活性好的抗菌肽。
- 翟培侯丽霞乐国伟施用晖韩晋辉代卉
- 关键词:家蝇幼虫抗菌肽抗菌活性热稳定性
- 外源核苷酸对小鼠消化道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断奶小鼠在受到微生物刺激时,日粮核苷酸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检测外源核苷酸对小肠组织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在LPS刺激后的4h和18h,日粮核苷酸均能升高肝脏和小肠组织的GSH水平和SOD、GSH-PX活性,降低肠道MDA、MPO含量以及血清ALT。结论:日粮核苷酸有助于增强氧化应激小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NO含量与NO合成酶活性,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外源核苷酸可以减少核苷酸从头合成时与GSH争夺前体物质,增加了GSH水平,进一步增加了SOD、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
- 施用晖李石营钱佳代卉乐国伟
- 关键词:核苷酸LPSGSHGSH-PXALTMPO
- 川芎嗪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被引量:25
- 2013年
-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0、0.2、0.5、1.0、1.5、2.0、2.5、3.0、3.5 mg/mL盐酸川芎嗪处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kt以及下游相关蛋白mTOR、p70S6蛋白及蛋白磷酸化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盐酸川芎嗪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且显示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1.5、2.5 mg/mL的盐酸川芎嗪能够降低Akt和p-Akt的表达,进而下调mTOR、p-mTOR、p70S6及p-p70S6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Ak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盐酸川芎嗪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 韩娇艳朱方强徐祥黄宏黄文秋崔文慧代卉蒋建新王莎莉
- 关键词:川芎嗪前列腺肿瘤AKT
- 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arrow stem cells,mBMSCs)在氧化应激损伤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targetofrapamycin,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从30只雄性健康昆明小鼠的股骨中分离、培养和扩增BMSCs。H2O2刺激mBMSCs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不予H2O2处理)、不同浓度H2O2(100、200、300、400、500、800、1 000μmol/L处理mBMSCs)损伤组(n=5)。采用MTT法检测24、48、72 h各组的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BMSCs的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核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cl-2、Bax、mTOR及其下游蛋白以及蛋白的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100~1 000μmol/L浓度的H2O2作用mBMSCs24 h后,其形态学和病理学发生浓度依赖性的改变。H2O2浓度在100~300μmol/L时,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mBMSCs的mTOR、p70S6K、S6的表达水平有增高的趋势,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高(P<0.01),凋亡蛋白Bax表达不明显(P>0.05)。H2O2浓度在400μmol/L以上时,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p-mTOR、p-p70S6K、p-S6、BCL-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而mTOR、p70S6K、S6蛋白变化不明显,同时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氧化应激可以降低mBMSCs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抑制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活性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促进凋亡蛋白Bax表达有关。
- 黄文秋黄宏徐祥韩娇艳代卉崔文慧蒋建新王莎莉
- 关键词:氧化应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细胞凋亡
- 野生与池养刀鲚肌肉品质特性及抗氧化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比较研究了野生和池养刀鲚(Coilia nasus)肌肉营养成分组成、质构特性和抗氧化特性。结果显示,野生刀鲚肌肉中水分、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含量以及胶原蛋白/总蛋白比值均显著低于池养型,而脂肪含量则显著提高;两者的蛋白质含量、pH均无显著性差异;池养刀鲚肌肉弹性、硬度、咀嚼度、胶着性相较于野生型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野生刀鲚肌肉中SOD、CAT、T-AOC、MDA、GSH-PX、iNOS、GSH/GSSG均显著高于池养型。表明野生和池养刀鲚营养品质存在差异,建议在人工养殖刀鲚中应该注意饵料的种类和丰度,其养殖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 唐雪季雪代卉徐钢春顾若波
- 关键词:刀鲚肌肉野生池养
- 小鼠急性皮肤缺损创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特点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创面愈合过程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模型。肌肉麻醉后在背部中线近颈侧制作1.0cm×1.0cm大小皮肤缺损伤创面。50只雄性小鼠创面造模成功后,单笼饲养,将每笼编号,依次为1~50号,按完全随机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25只)和GM—CSF治疗组(25只),每组分为5个时相点,分别为5只。治疗组创面用重组GM—CSF(rhGM—CSF)凝胶(10μg/cm^2),对照组创面用凝胶基质。于伤后第3,5,7,10和14天,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测定创面愈合率;切取创面组织,检测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计算创面微血管密度;应用RT—PCR检测创面GM—CS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factor-1,SDF-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创面GM—CSF基因表达伤后3d达峰值(P〈0.01),直到伤后10d均维持较高水平(P〈0.05),伤后14d其表达显著下降接近正常;应用rhGM—CSF凝胶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4±0.3)d,其创面愈合率于伤后7~14d显著升高(P〈0.05);组织学显示创伤早期创面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少,创沿上皮细胞增殖数量较多,创面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并日.细胞密度大,以梭形细胞和卯圆形细胞为主,新生血管数量较多;创面微血管密度在伤后7~14d显著增加(P〈0.05);VEGF和SDF-1基因表达,分别于伤后7d和10d内显著上调表达(P〈0.05),促愈生长因子PDGF基因于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上调表达(P〈0.05)。结论GM—CSF在创面愈合早期表达增高,GM—CSF可促进�
- 郭敏崔文慧徐祥简宇代卉杨永华蒋建新黄宏简华刚
- 关键词:伤口愈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表达
- 半胱胺对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 半胱胺,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四乙基铅中毒和治疗放射病、胱氨酸病、扑热息痛中毒等。半胱胺含有游离巯基,具有还原性。动物科学学者对半胱胺耗竭动物生长抑素的分泌进行了很多研究。近年我们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半胱胺对动物营养物质代谢有...
- 朱建津乐国伟施用晖代卉
- 关键词:半胱胺小鼠基因表达肝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