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奥秘克戎变异株检测方面的应用
- 2024年
- 2024年2月15日,对一名入境旅客随机采样进行口岸疫病监测,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1株输入性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全长29926bp,覆盖率为99.71%,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组装和分析,Pangolin平台判定病毒谱系及型别,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JG.3.2型,并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复核,为全国首次检出的输入性新冠病毒基因型,与原始毒株(GenBank No.NC_045512/2019-12-31)相比,该毒株共有11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30个区域发生了缺失;氨基酸突变有84个,氨基酸缺失81个。结果显示,该病毒株位于XBB.1.9进化分支,属于奥密克戎JG.3.2型,为全国首次检出的输入性新冠病毒基因型,本变异株的检出对口岸和全国新冠病毒的溯源及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潘娟王彤陈小金马鑫淼刘英政杜鹃刘振宇何成杨永超董志珍刘誉
- 关键词:全基因组测序
- 论在天津口岸开展出国劳务人员有关疟疾防控培训的必要性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是以天津保健中心近期调查的2例输入性恶性疟疾为例,阐明在天津口岸出国劳务人员中开展疟疾知识培训的必要性。方法为病例调查分析,同时收集2010-2013年期间天津口岸出国劳务人员组成情况的数据,并对其性别组成和前往国家组成进行分析。结论是随着天津口岸出国劳务人员数量的逐年增多,我们需进一步加强防治知识培训和其他行为干预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劳务人员感染疟疾的风险,同时实现疟疾感染防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潘娟左锋孟静田苗刘誉张毅
- 关键词:疟疾出国劳务人员
- 一种可调节长度和宽度地拭子管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长度和宽度地拭子管架,属于检测设备领域,一种可调节长度和宽度地拭子管架,包括四个底板,四个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底板的外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同侧两个第一侧板和...
- 潘娟胡佳续祁军刘誉马鑫淼李浩辰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中5种致病菌
- 2025年
-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5种常见致病菌的自动化快速高分辨检测手段,提高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设计引物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设计特异探针以PCR产物为模板进行单碱基延伸,延伸产物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上进行检测。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的探针分子量分别为4848、5435、5890、6560、7096 Da,单基因延伸后探针的分子量分别为5119 Da(加A)、5697 Da(加T)、6137 Da(加C)、6822 Da(加T)、7383 Da(加G)。最终确定的体系方法通过重现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人工污染水产样本检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以混合5种菌DNA的样本为模板做核酸质谱检测,对应的5个探针可以同时延伸,延伸效率大于80%,在以干扰菌为模板的样本中不会检出上述5种菌,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的灵敏度分别可达到150、350、160、130、180 CFU/mL。结论此方法展现出良好的重现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满足一次反应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上述5种微生物的需求。
- 肖艳霞董志军杨林军朱家强潘娟钱云开
- 关键词:致病菌
- 天津口岸1例输入性疟疾个案调查报告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调查1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患者流行病学个案信息资料并采集血液样本,利用血涂片镜检、疟原虫抗原检测卡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患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肝功能异常升高,疟原虫抗原检测卡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均为恶性疟原虫阳性,初步诊断为恶性疟。结论 继续以来自重点疫区人员疟疾监测为防控重点,加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传染病监测中的作用,加强口岸相关部门联防联控,防止输入性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确保口岸的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 孟静潘娟李浩辰祁军靳花花曹娜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恶性疟疟原虫
- 一种卫生检疫用取样装置的设计与介绍
- 2024年
- 全球化背景下,卫生检疫工作人员通过对出入境人员及其携带/托运行李物品进行健康检查和疫情监测,防止传染病输入和传播。对于需要对内部进行取样的物品(如水果、肉类、鱼类等),常用手工操作,使用刀类工具切开后对物品进行人工取样,检测是否携带病原微生物。但近距离取样存在对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特征未明确境外新发传染病感染的风险,因此亟需更方便、安全取样装置。笔者设计了一种取样装置,现介绍如下。
- 李银岚乔彬祁军刘振宇潘娟李保祺
- 关键词:卫生检疫病原微生物疫情监测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 马巴贝斯虫病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对马巴贝斯虫病的镜检法、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荧光免疫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色析法、DNA探针法、聚合酶链反应、血液再次接种、体外培养等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对9种检测方法用于马巴贝斯虫病的检测作了简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马巴贝斯虫病提供参考。
- 刘誉吴锦顺潘娟
- 关键词:马巴贝斯虫病
- 关于在远洋船员中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检测的研究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调查天津口岸远洋船员的抗HCV-IgG阳性率和HCV RNA检测阳性率的符合度,了解处于传染期的远洋船员占抗HCV-IgG阳性船员的概率。并证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远洋船员这一处于狭小、封闭空间的特殊人群进行HCV筛查的局限性,探讨使用更灵敏、准确的技术对船员进行HCV检查,以防止船员由于彼此的密切接触而增加感染风险的重要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38份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和76份阴性血清标本,此标本来自于2012年度于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办理的远洋船员。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受检船员中,抗HCV-IgG阳性者RNA检测阳性率为34.21%,抗HCV-IgG阴性者RNA检测阳性率为1.31%。结论由于ELISA方法本身的局限性、HCV感染病程和远洋船员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辅以RNA检测。
- 潘娟左锋詹曦菁李智慧李浩辰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远洋船员
- 一起远洋船员群体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及溯源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一起某国际航行货轮船员群体性腹泻的原因并进行病原溯源分析, 为特殊生活环境下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3年3月3日向天津南疆海关申报健康状况异常的8例腹泻患者, 由天津海关的口岸卫生检疫人员登轮采集患者粪便样本、食物和饮用水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霍乱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及副溶血弧菌核酸。对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样本提取RNA, 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比对、分型、溯源, 使用MEGA软件分析序列同源性。结果 8例患者均为某国际航行货轮船员, 均为中国籍男性, 年龄范围为35~45周岁, 均在3 d内有生食咸菜、西瓜等食品的情况,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8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经鉴定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 货轮上的食物和饮用水样本检测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阴性。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样本经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 满足测序条件的5株病毒株均为GⅡ.17[P17]型, 与2019年长沙市分离的参考株(GenBank号为MN394546.1)亲缘最近, 核苷酸同源性均超过98.90%。结论本起远洋船员群体性腹泻事件由诺如病毒GⅡ.17[P17]型导致。
- 潘娟刘誉赵元新马鑫淼刘英政马毅祁军龚睿
- 关键词:诺如病毒腹泻远洋船员
- 天津航空口岸2016—2022年度病媒生物本底调查
- 2025年
- 本文旨在了解天津航空口岸病媒生物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等情况,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鼠类监测采用鼠夹法、鼠笼法,成蚊采用二氧化碳灯诱法,伊蚊幼虫采用诱卵器法,蝇类采取笼诱法,蜚蠊采用二氯苯醚菊酯加粘蟑板测定密度,蜱采取布旗法,蠓采取灯诱法。2016—2022年,天津航空口岸共捕获鼠类1目1科2属2种,其中小家鼠为优势种,蚊类1目1科3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蝇类1目4科8属14种,丝光绿蝇、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蜚蠊1目1科1属1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蜱未有捕获,蠓于2019年捕获一只未定种,上述病媒生物种类中以蚊、蝇的捕获数目为多。天津航空口岸卫生状况良好,需加大蚊类和蝇类的防控力度,做好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 赵丹云郭强潘娟张琛祁军
- 关键词:病媒生物种群构成航空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