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永生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逆转录病毒载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的局部表达及溶栓效果
- 2010年
- 目的: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的局部表达及溶栓效果。方法:7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为30、20、20只。局部基因转导后,分别于术后2d和75d每组中半数动物采集血液、下腔静脉冰冻切片聚光共聚焦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Dacron片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表面血栓情况、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外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表达、tPA活性及含量测定。结果:术后2d和75d取材,EGFP表达:A组多而强,B组也有,C组无。血栓:A组Dacron片表面均无血栓,B组表面均有血栓。tPA表达:A组均有外源表达,B组未检测到。血浆平板显示:A组均有大的溶解圈,有明显溶栓作用,B组没有;根据蚓激酶计算出的纤溶活性显示:A组术后2d和75d所取静脉tPA活性两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和75d A组、两对照组中6个亚组所取静脉tPA含量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中两时间点比较,t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EGFP-N1-tPA局部基因转导能有效阻止外源移植物表面血栓形成。
- 龚永生汪发九梅运清李霞丁学兵罗洪波范琛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纤溶酶原基因治疗血栓
- 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7例早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胸腔镜组(54例)和开胸组(53例)。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开胸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年生存率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胸组(P<0.01),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胸组(P<0.01);术后1、3、7天胸腔镜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不仅可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的术后生存率和淋巴结清扫效果,而且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免疫抑制程度更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吴献华龚永生丁学兵成刚周益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