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胆管
  • 2篇内镜治疗
  • 1篇胆管炎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窄带成像
  • 1篇窄带成像技术
  • 1篇上段
  • 1篇食管
  • 1篇食管上段
  • 1篇逆行
  • 1篇重症

机构

  • 3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3篇薛玲珑
  • 3篇高文胜
  • 1篇程太钢
  • 1篇付庆红
  • 1篇张禹
  • 1篇郭世杰
  • 1篇王晓东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内镜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内镜检查方法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的检出情况。方法将2 646例患者分为白光胃镜组(包括清醒、无痛胃镜)、清醒+NBI胃镜组、无痛+NBI胃镜组三种内镜方法进行检查,比较3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诊断率,分析食管上段病变特点,内镜发现食管上段病变取活检做病理。结果检查2 646例,检出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共120例,检出率4.54%,白光胃镜组检出10例,检出率0.95%;清醒+NBI胃镜组检出26例,检出率3.25%;无痛+NBI胃镜组检出84例,检出率10.66%。病理确诊53例。发现食管上段进展期癌1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食管上段乳头状瘤1例。结论 NBI胃镜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检出率明显高于白光胃镜,无痛+NBI胃镜检出率最高,无痛下NBI胃镜检查诊断HGMUE的价值较高。
高文胜薛玲珑王晓东蒋茜玉郭世杰
关键词:胃镜窄带成像技术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经内镜治疗,其中结石直径<1.0cm的47例采用取石网篮取结石,泥沙样结石加用气囊取石,结石直径在1.1~2.0cm的8例,用取石网篮,但对稍大、较硬的结石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结石直径>2.1cm的5例,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结果60例经治患者,一次性取净结石者51例,2次取净者6例,共57例取石成功,内镜治愈率95%;出现并发症5例,占8.33%;其中急性胰腺炎1例,其他4例患者为术后轻度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一过性发热和高淀粉酶血症。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胆管疾病较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高文胜程太钢薛玲珑付庆红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胰胆管造影术内镜逆行
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内镜治疗24例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6例60岁以上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经内镜治疗24例,手术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内镜治疗对提高老年ACST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薛玲珑张禹高文胜
关键词:胆管炎内窥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