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热处理工艺对二氧化锡雾化粉粒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 2021年
- 以Sn为原料采用电弧等离子雾化工艺制备出四方相未完全氧化的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研究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氧化锡粉末生长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热处理工艺对原始氧化锡粉末进行了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成分和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雾化法制备的氧化锡粉末,其晶粒尺寸随温度呈两段式增长,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粉末的粒度均匀性.
- 谢斌周海涛段海洋
- 关键词:二氧化锡纳米
-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In(Sn)-O及Sn(In)(Sb)-O系纳米颗粒(英文)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一种新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通过对熔融的金属进行爆破(或气化),制备出了单相SnO_2、In_2O_3纳米颗粒以及In_2O_3:Sn(ITO)、SnO_2:Sb(ATO)和SnO_2:In:Sb(IATO)多元复合纳米颗粒。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nO_2和In_2O_3基多元复合纳米颗粒均为单相结构,没有其它杂相;TEM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所制备的单相纳米颗粒分散性好,尺寸20~50 nm。该法合成的纳米ITO和ATO颗粒所制备的ITO靶材和SnO_2电极密度高、电阻率低,表明所制备的ITO和ATO纳米颗粒可以应用于平板显示和导电电极领域。
- 谢斌刘冠鹏李龙腾赵延飞杨硕郗雨林
- 关键词:纳米粉体金属氧化物
- 不同Sn含量氧化铟锡靶材的制备及其第二相特征
- 2020年
- 以气化In2O3和SnO2粉为原料,在原料体系中按照SnO2为4%(质量分数)、6%、8%和10%的比例分别与In2O3混料,使用模压辅助冷等静压(CIP)成型的方法制备出ITO(氧化铟锡)靶材坯体,并在1550℃氧气氛条件下烧结,制得不同Sn含量的ITO靶材;将靶材试样粉碎、过筛后腐蚀,并提取腐蚀产物,对不同Sn含量靶材表面及腐蚀产物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密度和电阻率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为ITO靶材第二相In4Sn3O12;ITO靶材的晶粒尺寸随Sn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晶界第二相总量逐渐提高并稳定在3μm以下;靶材晶内小颗粒尺寸随Sn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稳定在100 nm以下;靶材第二相均出现微量失氧,且失氧率均在1.1%左右;靶材的实际密度和理论密度均随Sn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实测密度由7.110 g/cm3提高至7.145 g/cm3;靶材电阻率随Sn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由1.3×10–4?·cm提高至约1.9×10–4?·cm。
- 杨硕师琳璞谢斌赵延飞周海涛
- 关键词:氧化铟锡靶材
- 原始粉BET,CIP压力与烧结温度对ITO靶材微观结构及结瘤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以不同比表面积(BET)气化In2O3和SnO2粉(In2O3/SnO2=9:1)为原料,使用模压辅助冷等静压(CIP)成型的方法制备出铟锡氧化物(ITO)坯体,又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制得ITO靶材。研究了原始粉BET,CIP压力与烧结温度对靶材微观结构及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BET更大的A配方粉末烧结活性更高,在较低的烧结温度即可致密,而微观结构致密性的提高有利于防止靶材结瘤;当CIP压力由285 MPa提高至400 MPa,坯体各方向收缩率明显增加,且相对密度由64.90%提高至70.23%,CIP压力继续提高至500 MPa,坯体密度不再继续增加,稳定在70%左右;在1540℃常压氧气氛烧结20 h后,CIP压力为285 MPa和400 MPa的靶材相对密度均超过99.8%,晶粒尺寸均在4~10μm,但前者含少量尺寸在2μm以下的微孔,而后者微观致密性更好、晶内小微粒尺寸更大,且溅射后未出现结瘤;在1575℃常压氧气氛烧结20 h后,CIP压力为285 MPa和400 MPa的靶材相对密度均超过99.8%,均未出现微孔缺陷,但靶材晶粒尺寸均偏大,范围大致在4~17μm,其中400 MPa靶材出现了更多数量的异常大晶粒;当CIP压力均为400 MPa时,1575℃烧结靶材结瘤偏多,而1540℃烧结靶材未出现结瘤。
- 杨硕谢斌张大帅王亚辉王帅超
- 无定型态TiO_2纳米管的光致亲水性能研究
- 2015年
-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片表面制备了无定型态的Ti O2纳米管,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JGW-360A型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蒸馏水在Ti O2纳米管上的接触角,研究了光照时间、管径尺寸、管长等因素对纳米管亲水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定型态Ti O2纳米管在25 W紫外光照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超亲水性能;管径尺寸对亲水性的影响不大;管长增加幅度越大,亲水性提高越显著。
- 杨硕谢斌王勇苏摇刁猛
- 关键词:TIO2纳米管阳极氧化
- 较大规格SnO_2坯体的凝胶注模成型及抑制其卷曲变形的工艺研究
- 2015年
- 在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平板状陶瓷坯体的过程中,坯体在固化后极易发生卷曲变形,严重制约了该技术在平板陶瓷成型领域的应用。本文使用SnO2粉体,通过制备高固含量、低粘度的浆料,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固化剂的引入方式,从而制备出较大规格无卷曲变形的平板SnO2坯体。
- 杨硕王勇谢斌许亚利赵延飞杨保军
- 关键词:凝胶注模成型
- 非晶相界面SiC/Cu复合材料的制备(英文)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20%的界面非晶相Si O2–B2O3–Na2O的Si C/Cu[V(SiC):V(Cu)=35:65]复合材料。烧结温度为650、700、750、800℃,保温时间为0.5 h。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样品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了Archimedes原理及显微硬度仪测量了烧结样品的气孔率和硬度。结果表明:添加非晶相的SiC/Cu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烧结温度降低了200℃,样品的气孔率降低至0.2%;硬度提高了64%,达到了2.3 GPa。研究发现,非晶相修饰界面并起到了"粘结剂"的作用,提高了SiC/Cu界面润湿性,改善了微观结构的均匀性。
- 孙冰杨硕谢斌郗雨林张锐
- 关键词:非晶相润湿性
- 多相多尺度铝基复合材料构型强韧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总结了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构型复合化设计思路,列举了近年来铝基复合材料通过构型复合化改进材料的强度与韧性匹配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具有先进构型的铝基复合材料走向工业化应用的途径。
- 刘鹏谢斌谢述锋王鹏云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强韧化多尺度
- 直流电弧等离子雾化法制备纳米Sn1-xBixO2粉末的研究
- 2020年
- 采用电弧等离子雾化法制备了不同Bi2O3含量的掺Bi纳米复合SnO2粉末,粉末的粒径在40 nm左右。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结构及形貌,并利用半高宽法(FWEH)计算了粉末的晶粒尺寸。研究表明,采用电弧等离子雾化法制备的掺Bi纳米复合SnO2粉末的主要晶相为四方相SnO2,含有少量焦绿石结构的Bi2Sn2O7相;粉末的晶格常数接近(a≈4.75A,c≈3.19A),沿(110)和(101)晶面生长;粉末的形貌呈类球形,存在少量的柱状晶,晶粒内部存在类似第二相的小颗粒。Bi2O3含量(w)为20%的粉末经过1 320℃处理后,团聚严重,有一定量的Bi2O3析出、偏聚。
- 谢斌王政红师琳璞
- 关键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晶粒尺寸
- ITO靶材第二相In4Sn3O12的结构及其对靶材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以自制的纳米ITO气化粉为原料,采用注浆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SnO 2含量的ITO靶材,并采用不同烧结温度对SnO 2含量为10%(质量分数)的靶材进行了烧结,通过SEM分析了不同SnO 2含量ITO靶材的组织及第二相在靶材中的数量、形貌、分布。结果表明,在1575℃烧结温度下,随着SnO 2含量的增加,靶材晶粒得到细化,晶界交汇处第二相数量明显增多;当烧结温度提高至1600℃时,晶界处第二相发生分解,并向母相中转移。采用王水对1575℃烧结的SnO 2含量为10%的靶材进行腐蚀,提取第二相,并通过EDS、XRD、TEM、TGA分析了第二相的组分、物相结构及热重情况。研究表明,10%SnO 2含量ITO靶材晶界交汇处形成的第二相为六方结构的In 4Sn 3O 12,且靶材的氧含量与In 4Sn 3O 12有关。通过对不同SnO 2含量ITO靶材在密度、电阻率和热扩散系数方面的分析,间接研究了第二相对靶材性能的影响,发现SnO 2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靶材密度的提高,同时使靶材电阻率增大、氧含量增高、热扩散系数减小。
- 谢斌杨硕王伟宁郗雨林
- 关键词:ITO靶材氧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