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甲状腺
  • 2篇胸乳入路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甲状腺切除
  • 2篇甲状腺切除术
  • 2篇Β-CATE...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病人
  • 1篇皮肤

机构

  • 8篇兰州军区兰州...
  • 5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刘宏斌
  • 8篇张轶
  • 6篇韩晓鹏
  • 5篇李洪涛
  • 5篇李正凯
  • 4篇于建平
  • 3篇苏琳
  • 2篇许威
  • 2篇余稳稳
  • 1篇景化忠
  • 1篇朱万坤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部外科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自制冲洗引流装置在糖尿病病人腹部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制冲洗引流装置冲洗引流促进糖尿病病人腹部感染切口愈合的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64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感染切口清创后,采用自制冲洗引流装置,持续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引流处理,对照组不采用自制冲洗引流装置,其他处理同研究组。结果研究组32例病人,愈合时间最短4d,最长11d,平均(5.9±2.8)d,术后住院时间(8.7±3.1)d,住院费用为(1.04±0.32)万元。对照组32例病人愈合时间最短6d,最长16d,平均(8.6±3.2)d,术后住院时间(10.2±3.6)d,住院费用为(1.28±0.29)万元。采用自制冲洗引流装置的糖尿病病人感染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结论自制冲洗引流装置冲洗引流在糖尿病病人腹部切口感染处理中是可行的,有临床使用价值。
张轶许威李洪涛韩晓鹏苏琳刘宏斌
关键词:糖尿病切口感染
腹腔镜技术在基层部队官兵中非创伤性急腹症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越来越被广大的医患所认可。腹腔镜技术在非创伤性外科急腹症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有剖腹探查指征而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均可应用,对存在急性腹痛而病因不明患者通过探查多可明确病因,如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都可以通过腔镜探查得到确诊及进一步的治疗。
李正凯张轶于建平李三党李洪涛韩晓鹏刘宏斌
关键词:非创伤性急腹症腹腔镜技术基层部队官兵
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回顾性分析行传统甲状腺手术68例患者与行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5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瘢痕直径等方面,均低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患者,而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甲状旁腺损伤、线结反应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无差异,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同时具有住院时间短、切口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等优势,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正凯张轶于建平李三党李洪涛韩晓鹏刘宏斌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比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手术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为46例患者(观察组)行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 h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引流量较多,术后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神经、血管损伤,对照组发生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各1例。结论: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短,损伤小,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
孔延龙于建平朱万坤张轶刘宏斌
关键词: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检查白细胞介素6
LZTS2抑癌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因子2(leucine zipper tumor suppressor 2,Lzts2)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4.3,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且对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迁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LZTS2拥有亮氨酸拉链结构域(LZ),可以通过该结构域结合DNA调节基因转录。LZTS2还可以参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β-catenin的表达及细胞内分布,与NF-κB亦拥有广泛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在微管系统中,LZTS2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迁移,增加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LZTS2作为新的抑癌基因,与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新的诊断标志物,判断肿瘤的预后,亦可能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潜在方向。然而关于LZTS2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为不足,本文将对LZTS2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作简要综述。
张轶余稳稳陶瑞雨闫开旭刘宏斌
关键词:Β-CATENINNF-ΚB微管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对比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1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腔镜组78例,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开放组236例,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引流量、使用止痛药物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2.0±23.5)min,长于开放组(57.7±1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3.9±7.6)ml低于开放组(33.9±1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一天出血量(22.3±8.7)ml少于开放组(36.0±1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4±0.9)天和(3.6±1.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腔镜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比例小于开放组;腔镜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无差异且均较低,术后随访半年,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复发。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和颈部无疤痕等优势。
张轶李正凯李洪涛韩晓鹏苏琳刘宏斌
关键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治疗
胃癌皮肤转移2例被引量:1
2016年
胃癌发生皮肤转移并不常见,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5.3%。胃癌发生皮肤转移的治疗通常取决于原发肿瘤的大小、皮肤转移灶的多少、有无其他部位转移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尽管皮肤转移可以同时或者继发的出现在恶性肿瘤过程中,但也有学者报道过以发生皮肤转移为首要表现的胃癌病例。
陶瑞雨余稳稳李正凯张轶李三党于建平许威韩晓鹏李洪涛刘宏斌
关键词:胃肿瘤皮肤转移
靶向沉默胃癌AGS细胞β-catenin基因表达对COX-2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胃癌AGS细胞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COX-2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将siRNA-β-catenin(实验组siRNA-β-catenin)及siRNA-negative control(对照组siRNA-control)序列转染至细胞AGS中,使用PCR、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β-catenin和COX-2的表达,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72h后,siRNA-β-catenin(实验组siRNA-β-catenin)细胞β-catenin和COX-2的表达显著低于siRNA-negative control(对照组siRNA-control)(P<0.05),siRNA-β-catenin(实验组siRNA-β-catenin)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negative control(对照组siRNA-control)(P<0.05)。结论:胃癌AGS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COX-2基因的转录,通过COX-2基因影响细胞的增殖功能。
李三党李正凯张轶景化忠韩晓鹏苏琳刘宏斌
关键词:胃癌Β-CATENINCOX-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