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性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护理
  • 2篇护理干预
  • 2篇梗死
  • 2篇黑质
  • 2篇干预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血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扩大
  • 1篇抑郁

机构

  • 8篇广东省普宁市...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黄妙珊
  • 4篇陈文鑫
  • 4篇吴学良
  • 3篇刘国江
  • 2篇邓远飞
  • 2篇陈汉杰
  • 2篇邹社昌
  • 1篇王成林
  • 1篇王宁
  • 1篇黄玉如
  • 1篇向先俊
  • 1篇李鑫

传媒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oCA量表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常见,MCI在PD患者中发生率为20%-50%。PD-MCI是介于认知功能正常与痴呆的过渡阶段,PD晚期并发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PDD)高达80%。原先易被忽视的PDMCI在近来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问题。对PD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早期评估,并给予早期干预,对预防和延缓帕金森病痴呆具有重大意义。
陈文鑫邓远飞吴学良张丹霓李鑫黄妙珊
关键词:帕金森病MOCA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域黑质纹状体
老年患者家属临终关怀决策态度及决策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家属临终关怀服务的决策态度、决策考虑因素及决策困难的情况。方法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依据最大差异变量原则,选取61名老年人家属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临终关怀态度、临终决策考虑因素、临终决策困难。结论了解老年人家属的临终关怀态度、决策考虑因素及决策困难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医务人员为老年患者及家属提供个性化决策辅助,制订临终关怀照护计划,提供全面的服务,为临终关怀服务的构建提供参考。
吴晓芬王宁李夕然王双黄妙珊陈泽霓黄玉如罗宜红
关键词:临终关怀
间歇性气压治疗仪预防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对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周径差值和凝血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病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0d后和20d后,观察组的偏瘫侧肢体的周径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较观察组PC和FIB升高、APTT缩短、TT延长、PT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对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并能减轻肢体水肿。
黄妙珊
关键词:脑卒中深静脉血栓水肿
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期脑梗死的抗血小板作用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期脑梗死的抗血小板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西洛他唑组加用西洛他唑治疗,氯吡格雷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第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药前、用药第3天及用药第8天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水平,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3天,氯吡格雷组血小板CD62P、PAC-1水平低于西洛他唑组(P<0.05);用药前及用药第8天两组患者血小板CD62P、PAC-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均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氯吡格雷较西洛他唑起效快。
吴学良刘国江陈文鑫黄妙珊陈汉杰
关键词:脑梗死西洛他唑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疗效比较研究
CTA斑点征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CTA斑点征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均在发病6 h内进行颅脑CT及CTA检查,发病24h后复查CT。比较CTA斑点征阳性患者和CTA斑点征阴性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血肿扩大情况,并分析CTA斑点征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颅脑CTA原始图像斑点征阳性20例(27.8%),斑点征阴性52例(72.2%)。CTA斑点征阳性患者和CTA斑点征阴性患者性别、血肿部位、血肿形态、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年龄及首次CT检查时血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血肿扩大率为29.1%,其中14例血肿扩大发生在6 h内、7例血肿扩大发生在6~24 h;21例血肿扩大患者中18例出现病情加重,其中2例在24 h内死亡。CTA斑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灵敏度为80.9%,特异度为94.1%,诊断准确率为90.3%。结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而CTA斑点征可有效预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
陈文鑫吴学良陈汉杰邹社昌张丹霓刘国江黄妙珊
关键词:血肿扩大
黑质FA值对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黑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特点。方法对PD患者单侧症状组10例,PD双侧症状组20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扫描,描绘并测量黑质头部(SNr)、黑质体部(SNm)、黑质尾部(SNc)各感兴趣区(ROI)的FA值。结果 PD单侧症状组黑质体部(0.363±0.036,0.371±0.035)、尾部(0.454±0.027,0.464±0.038)FA值和PD双侧症状组黑质头部(0.380±0.031)、体部(0.352±0.031)、尾部(0.431±0.033)FA值均较对照组(0.440±0.047,0.384±0.033,0.481±0.042)明显降低(P<0.05)。结论黑质FA值下降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陈文鑫邓远飞吴学良邹社昌张丹霓刘国江黄妙珊王成林向先俊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弥散张量成像FA值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1月来我院检查就诊的住院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中恐惧、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或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黄妙珊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脑梗死焦虑抑郁情绪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检查就诊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早起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护理满意度(98.75%)以及FMA评分[(90.12±5.88)分]、住院时间[(13.54±2.12)d]、Barthel评分[(85.43±7.82)分]均优于对照组[87.50%、85.00%、(75.43±9.58)分、(22.45±3.45)d、(64.35±5.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生活和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黄妙珊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致残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