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彪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侗族大歌是贵州少数民族民歌文化的瑰宝之一,以模拟大自然的虫鸣鸟叫和流水声为主,有"天籁之声"的美称,经过侗族人长期积累与加工,侗族大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态。基于对侗族大歌的认知,文章从模拟吟诵腔自然音域、鼻腔共鸣、舌尖颤音等层面分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进一步从侗族大歌的歌词音韵、旋律及曲式结构探讨其独有的音乐形态特征。
- 李瑞彪
- 关键词:侗族大歌演唱特点音乐形态
- 关于“四部和声写作程序”的几点思考
- 2015年
- "四部和声写作"是和声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一般的学生又很难掌握四部和声的写作要领。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谈谈关于四部和声写作的程序,希望对学生的和声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 李瑞彪
- 关键词:和声写作写作程序和声教学
- “学堂乐歌”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研究
- 2018年
- 伴随着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萌芽,这也意味着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从非正式的"师徒传承"逐步向正式的"学校音乐教育"迈进,"学堂乐歌"的出现在我国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确立近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也做出了划时代贡献。本文以"学堂乐歌"为切入点,分析了"学堂乐歌"前后的中国音乐教育,并深入探索"学堂乐歌"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作用及意义,研究"学堂乐歌"对我国近现代各类音乐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 李瑞彪
- 关键词:学堂乐歌音乐教育教育模式
- “学堂乐歌”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
- 2018年
- "学堂乐歌"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不少学者对学堂乐歌、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做出了许多基础性工作,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大多停留在学堂乐歌或近代音乐教育单项层面,较少将两者合并展开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本文广泛收集了诸多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及"学堂乐歌"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研究综述三方面着手,将之分类梳理、归纳与分析,为学界提供参考价值。
- 李瑞彪
- 关键词:学堂乐歌近代音乐音乐教育
- 曲式分析中应用和声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进行曲式分析时,为了加强有关作品结构和调性分析的准确性,我们通常会应用到与和声学相关联的知识。一般来说,曲式结构从其建立到变化,和声运动规律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对于调性的布局,乐段的分布还是旋律的开始,连接,高潮等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曲式分析中对和声应用的价值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专业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着力点,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瑞彪
- 关键词:曲式分析和声
- 钢琴作品中和声曲式的分析方法研究
- 2017年
- 钢琴是现代音乐作品经常应用的乐器,在钢琴演奏中,和声曲式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的演绎钢琴作品。和声曲式是钢琴作品演奏分析的要素,和声主要具有功能性、色彩性、布局性,并以此来承接曲式分析。文章对钢琴作品中和声曲式的分析方法展开研究,为演奏者钢琴作品的深化了解提供分析方法,以此来提高演奏者的钢琴演奏水平。
- 李瑞彪
- 关键词:钢琴作品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