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博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等位
  • 4篇小麦
  • 3篇等位变异
  • 3篇油菜
  • 3篇分子标记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2篇小麦品种
  • 2篇抗裂
  • 2篇基因
  • 2篇春化
  • 2篇春化基因
  • 1篇新化合物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恢复...
  • 1篇油菜角果
  • 1篇脂肪氧化
  • 1篇脂肪氧化酶
  • 1篇生物测定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安康学院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作者

  • 8篇张博
  • 4篇张晓科
  • 3篇董振生
  • 3篇董军刚
  • 2篇王宪国
  • 2篇孟倩
  • 2篇亢玲
  • 2篇陈东升
  • 1篇段海峰
  • 1篇马丽
  • 1篇黄伟男
  • 1篇白斌
  • 1篇王晓龙
  • 1篇许婷
  • 1篇王中华
  • 1篇解芳宁
  • 1篇丁秀丽
  • 1篇张雪婷
  • 1篇蒋斌
  • 1篇杨智全

传媒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麦光周期基因在我国不同麦区中的组成分布被引量:7
2016年
为明确光周期基因在我国小麦品种中的组成分布特点,利用已有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我国977份小麦品种的光周期基因Ppd-A1、Ppd-B1和Ppd-D1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不同麦区中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Ppd-A1位点有5份材料无PCR扩增条带(0.5%),其余972份材料都为光周期敏感型Ppd-A1b(99.5%);在Ppd-B1位点仅青春37为光周期不敏感型Ppd-B1a(0.1%),有3份材料无PCR扩增条带(0.3%),其余973份材料为光周期敏感型Ppd-B1b(99.6%);在Ppd-D1位点有789份材料为光周期不敏感型Ppd-D1a(80.8%),其余188份材料为光周期敏感型Ppd-D1b(19.2%)。在东北春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青藏春冬兼播麦区等高纬度麦区,小麦品种多携带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D1b;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不敏感型Ppd-D1a基因分布频率较高;Ppd-D1a基因分布频率总体呈现以黄淮冬麦区为最高,向其他方向麦区呈现下降的趋势。在Ppd-A1位点和Ppd-B1位点发现的无PCR扩增条带的新等位变异,丰富了小麦育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选育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品种奠定了材料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材料。
韩领锋亢玲张博王宪国王中华张晓科陈东升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麦区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材料资源的筛选被引量:6
2014年
抗裂角性是油菜机械化品种选育中的重要性状,筛选抗裂资源材料对于开展抗裂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随机碰撞法和田间落粒法,对不同来源的75份甘蓝型油菜资源进行了抗裂角性鉴定。结果表明,抗裂角性在参试材料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抗裂角指数(SRI)的范围为0.01-0.70,变异系数为70.70%。田间落粒率的范围为1.58%-55.51%,变异系数为62.53%。相关分析表明,SRI值与田间落粒率相关性不明显。对于易裂和抗裂材料,2种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小,而对于抗裂性中等的材料,2种评价方法之间差异大;田间落粒率、SRI与角果皮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和0.687,均达显著水平。因此,角果皮厚度可作为田间筛选抗裂资源的辅助指标;利用2种方法筛选出1份抗裂性强材料Ny。Ny具有角果皮厚,果皮表面光滑的特点。在极端落粒情况下(黄熟后2周)Ny的落粒率为7.74%,正常落粒情况下(黄熟后1周)落粒率为1.58%,其抗裂角指数(SRI)值2011年和2013年分别为0.70和0.48,高于其他材料。
董军刚董振生孟倩张博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小麦春化基因新等位变异Vrn-B3d的鉴定被引量:3
2020年
春化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决定了小麦广泛的适应性,挖掘和鉴定春化基因的新等位变异,可为广适小麦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地方品种和尚头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克隆手段获得VRN-B3基因,全长3818 bp。与隐性等位变异vrn-B3相比,和尚头中VRN-B3基因在启动子区有一个160 bp的插入片段,为VRN-B3基因的一种新等位变异,暂命名为Vrn-B3d。经PlantCare网站预测,该插入片段包含CAAT-box、G-box和TATA-box三种顺式作用元件。基于Vrn-B3d差异序列,开发一对检测新变异的分子标记,并构建能够同时区分VRN-B3位点5种等位变异的高效多重PCR体系。通过检测262份中国微核心种质资源,发现93.5%的品种携带vrn-B3,5.7%的品种携带Vrn-B3b,并在新疆春麦和红冬麦品种中发现新等位变异Vrn-B3d,说明该变异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温室表型和基因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vrn-B3相比,Vrn-B3d能使小麦推迟两天抽穗。本研究丰富了小麦春化基因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开发了分子标记并构建多重PCR体系,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和分子检测有效方法。
郭阳阳张博范其茹郝喜英田淑媛张晓科杨松杰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等位变异分子标记
宁夏小麦品种(系)脂肪氧化酶基因的检测与分布被引量:4
2015年
为给宁夏优质小麦育种和推广提供依据,本研究以180份宁夏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脂肪氧化酶(LOX)基因在QLpx.caas-1AL和TaLOX-B1位点的组成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等位变异及其组合类型的分布比例不同。在QLpx.caas-1AL位点,除了原有的3种等位变异Xwmc312-227、Xwmc312-235和Xwmc312-247外,还发现了2种新的等位变异。经测序分析,两种新变异条带大小分别为199bp和223bp,暂命名为Xwmc312-199和Xwmc312-223。该位点5种等位变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6.11%、32.78%、18.89%、1.11%和1.11%。在TaLOX-B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即TaLOX-B1a和TaLOX-B1b,分别占15.56%和84.44%。宁夏小麦LOX基因位点存在8种等位变异组合类型,其中Xwmc312-227/TaLOX-B1b组合类型比例(40.56%)最高,Xwmc312-235/TaLOX-B1b次之(27.78%),Xwmc312-199/TaLOX-B1b和Xwmc 312-223/TaLOX-B1b最低(均为1.11%)。同时,在不同地区和相同地区不同来源品种(系)间,LOX基因的分布也存在差异。总体来看,宁夏小麦低活性LOX基因等位变异类型(Xwmc312-227/TaLOX-B1b)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高活性类型(Xwmc312-235/TaLOX-B1a)。
杨杰亢玲王宪国马丽张博马木或灵张晓科陈东升
关键词:等位变异
甘肃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和分布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明确甘肃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分布特点,利用STS标记对96份品种的主要春化基因位点VRN-A1、VRN-B1、VRN-D1、VRN-B3和光周期基因PPD-D1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肃小麦品种中,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组合存在11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分布频率不同。其中,Ppd-D1a类型频率最高,Vrn-A1/Vrn-B1/Ppd-D1a次之。在春麦生态区存在11种组合类型,其中VrnA1/Vrn-B1/Ppd-D1a频率最高,Ppd-D1a次之。在河西灌溉春麦区、中部干旱春麦区与洮岷高寒春麦区频率最高的组合类型分别为Vrn-A1/Vrn-B1/Ppd-D1a、Vrn-A1/Vrn-B1和Ppd-D1a。与春麦生态区相比,冬麦生态区不存在春化基因显性变异Vrn-A1,且仅存在Ppd-D1a、Vrn-B1/Ppd-D1a、Vrn-D1/Pp-D1a三种类型的等位变异组合,其中,Ppd-D1a类型频率最高,Vrn-B1/Ppd-D1a次之。在陇南冬麦区、渭河上游冬麦区、泾河上游冬麦区中,基因组合类型Ppd-D1a均占主导地位,分布频率依次为46.2%、93.6%和100%。
张博白斌张雪婷杨智全王晓龙张晓科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
新化合物P0603的除草活性测定被引量:2
2007年
生物测定结果表明:P0603是一种广谱除草化合物,对多种阔叶杂草的防除活性高于磺草灵。在温室条件下,2.0 kg ai./hm2和5.0 kg ai./hm2P0603土壤处理的除草效果优于茎叶处理,对婆婆纳、苘麻、播娘蒿、黑麦草、雀麦等的防效均达100%。田间试验表明,P0603在2.5 kg ai./hm2剂量下,茎叶喷雾能防除窃衣、蛇莓、藜、荠菜、葎草、夏至草、卷耳,鲜重抑制率达85%以上。
刘洁慕小倩丁秀丽蒋斌张博
关键词:除草活性生物测定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R2572的分子标记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18个恢复材料进行恢复基因Rfo及其旁侧特异性标记研究,以便筛选出与国外同类恢复材料具有差异的恢复系。【方法】以18个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选择1个Rfo特异性分子标记、5个与Rfo紧密连锁的标记以及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关于芸薹属Ogura恢复系专利鉴定的特异性标记对所选恢复材料进行分子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与国内外同类恢复材料(RRH1、R113、R211、R2000、CLR650、SRF系、NW1717)进行对比鉴定。【结果】18个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均含有恢复基因Rfo,各恢复系缺少了R113、R211,R2000共有的标记E33M47、E32M50、OPN20、OPH15、IN6RS4、E33M58、BolJon、ScH03,同时多了一个R211、R2000、CLR650共有的标记PGlint。各恢复系含有和NW1717相同的标记。【结论】R2572可能与RRH1、R113、R211、R2000、CLR650,SRF系是不同的,而与导入NW1717的萝卜片段长短较为接近。
杨其东席坤董军刚张博许婷董振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恢复系分子标记
密度和播期对甘蓝型油菜角果抗裂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为研究密度和播期对甘蓝型油菜角果抗裂能力的影响,以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30万、45万、60万hm-2 3种密度和9月25日及10月1日2个播期,分析角果抗裂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密度对角果抗裂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因不同密度下品种植株性状和角果特性发生了变化;播期对油菜角果抗裂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孟倩董军刚黄伟男段海峰张博解芳宁董振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播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