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脑瘫
  • 8篇患儿
  • 7篇脑瘫患儿
  • 7篇护理
  • 5篇脑性
  • 5篇脑性瘫
  • 5篇脑性瘫痪
  • 3篇癫痫
  • 3篇儿童
  • 2篇延续性
  • 2篇延续性护理
  • 2篇视频脑电
  • 2篇团队合作
  • 2篇小儿
  • 2篇小儿脑性瘫痪
  • 2篇脑电
  • 2篇康复
  • 2篇干预
  • 1篇蛋白
  • 1篇电图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6篇张利红
  • 5篇朱登纳
  • 4篇袁俊英
  • 3篇王军
  • 2篇张冬秀
  • 2篇孙二亮
  • 1篇张宝莲
  • 1篇张贞焕
  • 1篇孙强三
  • 1篇牛国辉
  • 1篇王遐
  • 1篇万国兰
  • 1篇王宝珍
  • 1篇邢庆娜
  • 1篇董婵
  • 1篇吴会丽
  • 1篇孙莉
  • 1篇王晶
  • 1篇魏蒙蒙
  • 1篇刘杰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施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干预应用于脑瘫患几康复过程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根据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瘫儿童68例随机分组,得对照组(常规专科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引导式教育理念...
张利红
关键词:脑瘫儿童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评析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脑瘫患儿.患儿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几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两个组别.普通组行常规康复护理;综合组行综...
张利红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脑瘫患儿干预价值
视频脑电监测对脑性瘫痪合并癫的诊断意义
2006年
朱登纳张利红
关键词:脑瘫癫痫视频脑电监测
伴随发作性症状的脑性瘫痪患儿视频脑电图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伴随各种发作性症状的脑性瘫痪(CP)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特征,鉴别癫与非癫事件。方法伴各种发作性症状的522例CP患儿分为临床确诊癫组(A组,215例)及可疑癫组(B组,307例)。分别对其进行24 h VEEG监测。结果A组检出样放电183例(85.12%),监测到临床发作127例(59.07%)并明确了发作类型;B组检出样放电58例(18.90%),监测到临床发作264例(86.0%),其中210例(40.23%)同步VEEG无样放电而排除癫发作;292例VEEG非特异性异常(55.94%),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P患儿VEEG非特异性异常及样放电率较高,但相当部分伴随的发作性症状为非癫事件。
朱登纳万国兰张利红牛国辉
关键词:脑性瘫痪发作性症状癫痫视频脑电图
神经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川。随着各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抢救设备逐步完善,高危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有着明显的提高,由此所导致的小儿脑性瘫痪发病率也相应增多。目前,脑瘫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但起效较慢。我科采取神经干细胞移植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27例脑瘫患儿,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张利红董婵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移植小儿脑性瘫痪干细胞移植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
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p-Tau蛋白与脑神经元凋亡表达变化
2015年
目的:观察微管相关蛋白磷酸Tau( p-tau)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将80只7日龄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0 只和HIBD组(均按处死时间点分为3、6、12、24、48 小时5 个亚组)40只. 参照Rice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左颈总动脉,不作缺氧处理,2 组均于HIBD手术结束后3、6、12、24、48小时5个时间点断头取脑. 并分别取其脑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脑室周围白质区 p-tau 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缺口标志 ( TUNEL) 法检测其神经细胞凋亡. 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有部分 p-tau蛋白表达及少量凋亡细胞, 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 HIBD组 p-tau的表达在3 小时后开始增加,12 小时达表达高峰后即开始呈下降趋势,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95.67,p=0.000 〈0.05) ;细胞凋亡在处理后3 小时即开始增加,至24小时小时达表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829,p=0.001 〈0.05). 结论:HIBD可造成新生大鼠海马区p-tau蛋白及神经元凋亡表达增加.
袁俊英张冬秀张利红王军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TAU蛋白凋亡微管相关蛋白
团队合作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改善脑瘫患儿生活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利红刘凯迪魏蒙蒙
个性化家庭指导言语训练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对于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效果评价。方法对70例构音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语言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家庭指导言语训练。训练时间3~6个月,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和语言清晰度评定法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构音障碍患儿的言语训练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显效率、有效率及语言清晰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家庭指导言语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构音障碍的康复效果。
张利红王晶
关键词:脑瘫构音障碍
磁共振成像分类系统在儿童脑性瘫痪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儿童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与头颅磁共振成像分类系统(MRICS)的关系。方法:从我院住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及河南省CP登记管理系统中回顾性提取自2015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我院儿童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8岁以下CP儿童病案信息,包括高危因素、头颅MRI结果以及临床特点等,并根据MRICS对其MRI结果进行分类。结果:共纳入1357例CP儿童资料,有头颅MRI结果者1112例,占比81.95%(1112/1357);其中MRI正常占比为13.49%(150/1112),异常占比为86.51%(962/1112)。在MRI异常CP儿童中,以白质损伤最多见,占比为43.97%(489/1112)。在高危因素方面,不同孕周、不同出生体重、是否多胎、是否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期是否有脑出血CP儿童其MRI分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或多胎者其MRICS多为白质损伤,新生儿期有脑出血者仅有4.49%(4/89)MRICS为正常;不同性别、不同出生方式、是否合并病理性黄疸CP儿童其MRICS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特点方面,脑瘫型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是否合并癫痫及语言-言语障碍CP儿童其MRI分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存在智力障碍CP儿童其MRIC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CS与CP儿童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具有密切联系,该分类系统有助于探讨CP发病机制及预测临床结局,建议在CP儿童临床诊疗及管理中推广、应用。
袁俊英邢庆娜张利红刘杰胡杰峰马世杰李栋曹克杰朱登纳王军
关键词: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智力障碍
极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极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139例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相关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耐药性分析。对感染患儿和未感染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139例极早产儿共54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8.85%,以呼吸系统感染和血流感染为主,构成比分别为52.78%和38.89%。39例患儿临床样本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2.22%(39/54),共检出6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33株占55.00%,真菌25株占41.67%,革兰阳性菌2株占3.33%;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为主要病原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和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60%。真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5-氟胞嘧啶或两性霉素B耐药的菌株。发生医院感染患儿的ROP、BPD、PVL发生率高于未发生感染患儿(P<0.05)。结论极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发生感染患儿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改善极早产儿的预后。
宁亚南张利红周晶晶黄娜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