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俊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神经痛
  • 2篇疱疹
  • 2篇经痛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带状疱疹后神...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药液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神经传导阻滞
  • 1篇输液
  • 1篇输液过程
  • 1篇水痘
  • 1篇水痘带状疱疹
  • 1篇水痘带状疱疹...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机构

  • 3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米俊
  • 2篇郝利军
  • 2篇宋丽萍
  • 1篇赵旭毅
  • 1篇李慧
  • 1篇冯旭琴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责任神经阻滞联合局部皮下注射局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疼痛门诊诊治的数字等级评分法(NRS)≥6分且病程>1个月的PHN患者共140例,按病程长短分为4组(1~3个月66例;3~6个月36例;6~12个月20例;>12个月18例),均于超声引导下行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将不同剂量(2~20 ml)的浓度为0.8%~1.0%利多卡因注入靶点。神经阻滞结束后将浓度为0.25%利多卡因,于患者最痛区行扇形及围绕边界的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最后1次治疗后的NRS评分;通过NRS评分的加权值分析不同病程组的优效率、良效率和无效率;观察并发症的类型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次数3~20次,平均治疗次数(7.7±3.5)次;NRS评分由治疗前的(8.0±0.9)分下降为治疗结束后(2.9±1.5)分,其中NRS下降为0~3分患者93例;超声引导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治疗PHN的总体有效率为89.3%(125/140例)。各病程组间优效率、良效率和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8,P=0.125);41例患者在皮下注射区域出现皮下瘀血,均在治疗后2周内恢复。结论:超声引导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是治疗PHN安全有效的方法,在长病程PHN患者仍然有效。
宋丽萍郝利军郭寅南高见米俊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药液丢失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情况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配药丢失率为39%;输液瓶或输液袋残余量丢失率为30.25%;排气药液丢失率为29%,降低至改进后的配药丢失率为15%;输液瓶或输液袋残余量丢失率为12%;排气药液流失率为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1,P2<0.01,P3<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率,而且可以激发圈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运用品管圈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雁青冯旭琴赵旭毅米俊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输液药液
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凝胶贴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治愈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周围神经,患者在皮肤表面的皮疹消失后,后期仍然存在自发性以及持续性的疼痛感觉,时间可长达1个月左右,有的患者甚至于数年都存在这种现象,PHN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1]。本研究将利多卡因凝胶贴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米俊郝利军宋丽萍郭寅南李慧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利多卡因凝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ZOSTE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