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超声
  • 6篇超声检查
  • 5篇胎儿
  • 3篇品管圈
  • 3篇磁共振
  • 2篇软骨
  • 2篇头坏死
  • 2篇图像质量
  • 2篇图像质量控制
  • 2篇坏死
  • 2篇骨头
  • 2篇骨头坏死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 2篇股骨头坏死
  • 2篇厚度
  • 2篇产前
  • 2篇成像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闭锁

机构

  • 10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暨南大学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徐玲
  • 4篇尚宁
  • 4篇王丽敏
  • 3篇冷晓明
  • 3篇简练
  • 2篇曾道辉
  • 2篇刘斯润
  • 2篇潘云祥
  • 2篇韩晓蕊
  • 2篇相光华
  • 1篇刘向娇
  • 1篇刘风华
  • 1篇邓雪红
  • 1篇冯欣
  • 1篇缪华章
  • 1篇杨超
  • 1篇何敬华
  • 1篇张江宇
  • 1篇黄苑铭
  • 1篇王晓春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超声评估不孕症女性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评估不孕女性内膜容受性于种植窗期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不孕症患者9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受孕组和未受孕组,对比两组多模态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对于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价值。结果:未受组的年龄偏大于受孕组(P<0.05)。受孕组的内膜运动分值、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分值及超声多模态评分总分均高于未受孕组(p<0.05)。结论:对于不孕症女性种植窗期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全面、客观了解子宫内膜情况,根据评分可指导助孕及预测临床妊娠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向娇黄细玲林镇耿徐玲林羽茗
关键词: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
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于 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为"提高11~13+6周N...
徐玲王丽敏简练舒爽郑丽赖珍珍田湘英尚宁
关键词:品管圈超声检查
高频线阵探头产前诊断胎儿融合肾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融合肾的应用价值。方法:一位高年资产前超声检查医生分别使用普通凸阵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7例可疑或诊断肾窝空虚、肾脏位置异常、肾脏轮廓形态异常的胎儿进行泌尿系统的详细检查,获取胎儿肾脏横切面、矢状面、冠状面及异位的肾脏图像并存储。由另一位高年资医师(受试者1)和一位相对低年资医师(受试者2)对图像是否为融合肾进行分级诊断,根据出生后随访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两位受试者之间的Kappa系数。结果:两位受试者判读凸阵探头采集图像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和0.756,判读高频线阵探头采集图像时ROC曲线下面积均为1.000。受试者1在使用两种探头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试者2在使用高频线阵探头时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受试者之间的一致性比凸阵探头高,Kappa系数分别为1.000和0.516。结论:应用高频线阵探头产前诊断胎儿融合肾可行,并可提高超声医师的诊断信心和诊断准确性。
尚宁舒爽潘云祥徐玲刘风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产前高频线阵探头
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为“提高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对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进行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499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收集及分析,对上述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打分,评判是否达标并统计,然后进行超声图像质量达标与不达标要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拟定对策。于2020年8月至9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标准化持续实施。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和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的差异。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统计发现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148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其中达标10576人次,不达标906人次,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为92.1%,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84.9%(12728/14992)升至实施后的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01)。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升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徐玲王丽敏简练舒爽郑丽赖珍珍田湘英尚宁
关键词:品管圈超声检查
孕11~13^(+6)周胎儿颅内透明层在开放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胎儿颅内透明层在开放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00例正常胎儿与6例开放性脊柱裂的胎儿,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孕11~13^(+6)周开放性脊柱裂胎儿正中矢状切面颅内透明层、间脑、中脑的形态有无异常改变。结果 200例正常胎儿孕11-13^(+6)周正中矢状切面颅内透明层均能清晰显示,间脑和中脑呈现"8"字形态;6例开放性脊柱裂胎儿颅内透明层变小或消失,间脑和中脑"8"字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扭曲。孕11~13^(+6)周开放性脊柱裂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的脑部因颅内负压导致颅内透明层、间脑及中脑表现出形态改变。结论孕11-13^(+6)周胎儿颅内透明层、间脑及中脑脑部形态改变为孕11~13周开放性脊柱裂提供了诊断依据。
相光华徐玲祁丹刘艳芳田湘英梁永栋
磁共振T1ρ成像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软骨损伤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股骨头坏死初治患者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和T1ρ检査,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计算定量参数T1ρ值。比较对照组及不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患者的T1ρ值,并分析T1ρ值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4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ARCO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28例。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T1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3,P<0.01);Ⅲ期与对照组、Ⅰ期及Ⅱ期的T1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ρ值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_s=0.75,P<0.01)。结论 T1ρ成像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软骨损伤程度。
冷晓明韩晓蕊徐玲曾道辉刘斯润
关键词:软骨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T2 map成像对不同ARCO分期股骨头软骨变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测量正常及不同ARCO分期条件下坏死股骨头软骨T2 map值的变化,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不同ARCO分期坏死股骨头(ARCOI期、ARCOII期、ARCOIII期)及正常股骨头各20例,年龄20-50岁,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测量各期坏死及正常股骨头软骨的T2 map值的定量学数据。所有选取坏死及正常研究对象均排除骨质疏松及其他影响观察的基础性疾病。结果随着病情进展,坏死股骨头ARCO分期越高,软骨T2 map值越高,软骨的损害也就越明显;经LSD检验分析提示坏死股骨头ARCOIII期软骨与正常股骨头、ARCOI期、ARCOII期软骨T2 map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正常股骨头软骨的T2 map的数值大约可界定为(49.39±8.158)之间,临床上可将此区间值作为可能性参考标准;随着股骨头坏死病程的进展,股骨头软骨损伤变性的程度有逐渐加重趋势。
冷晓明姜胜攀徐玲赵曼韩晓蕊
关键词:T2股骨头坏死软骨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82例经病理确诊的肌骨肿瘤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n=35)和恶性组(n=47),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DCE-MRI和DWI检查,分别以ADC临界值和Ⅲ型TIC曲线作为肌骨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判定DCE-MRI和DWI以及联合应用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恶性组和良性组ADC值分别为(1.113±0.146)×10-3mm2/s和(1.697±0.208)×10-3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1,P=0.000),ROC曲线确定ADC临界值为1.179×10-3mm2/s,诊断肌骨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72%,85.71%和81.71%;肌骨肿块恶性病变TIC多为Ⅱ、Ⅲ型曲线,而良性病变多为Ⅰ、Ⅱ型曲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Ⅲ型TIC曲线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TIC类型诊断肌骨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49%,85.71%和89.02%;DCE-MRI联合DWI诊断肌骨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23%,94.29%和90.24%。结论:DCE-MRI和DWI在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冷晓明徐玲刘斯润姜胜攀曾道辉冯欣王晓春
关键词: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品管圈在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符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确定活动主题、计划拟定,收集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进行新生儿胆道闭锁筛查的2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结果或胆道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超声诊断符合率调查和漏误诊原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并拟定对策,于2019年4月至11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持续实施;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改善前)与2019年8月至11月(改善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发现,超声报告有对应病理或胆道造影的病例数为35人次,其中超声诊断与病理或胆道造影符合的病例数27人次,超声诊断与手术或胆道造影不符合的病例数8人次,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7%,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中符合率由品管圈活动改善前的43%升至改善后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0,P<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升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符合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王丽敏徐玲简练潘云祥尚宁
关键词:品管圈胆道闭锁超声检查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关系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前乳腺超声征象,术后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水平,研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的形态、肿块后方回声衰减与ER、PR、HER-2及Ki-67无相关性(P>0.05)。肿块大小组中,ER、PR、HER-2及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毛刺征组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此征象者(P<0.05);肿瘤的生长方向组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的出现与HER-2的阳性表达率有关(P<0.05);肿块丰富的血流分布与Ki-67的阳性表达率相关(P<0.05)。结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边缘毛刺征的乳腺癌ER、PR有更高的阳性表达率,适合内分泌治疗,预后较好;ER、PR阳性表达率高的乳腺癌更多见于平行生长,肿块纵横比<1;有微钙化的乳腺癌HER-2的阳性表达率和血流丰富的乳腺癌Ki-67的阳性表达率都更高,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陈燕张江宇王丽敏杨超徐玲赵贤哲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